时间: 2025-05-02 03: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20
擎天拔地,声势走雷霆。俯台荡,睨衡岱,摘辰星,接通明。造化融元气,钟神秀,东南坼,撑半壁,排云雾,划昏暝。翼翼乘风,直上四天外,极望蒙溟。看银涛出没,长啸万峰青。岩壑齐鸣。暗魂惊。渐流霞灿,残烟断,斜晖晚,月华生。收万象,归神照,证飞生,缅容成。来日方多难,悯虫劫,吊愚氓。巢燕幕,酣龙战,竞蛮争。依恋每瞻北斗,铜驼泣荆棘神京。欲呼河汉水,一为洗膻腥,寰宇澄清。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黄山天都峰的壮丽景象。诗人感叹山势如同擎天,声势浩大如雷霆,俯视台地,遥望衡山,仿佛可以摘星星、通明亮光。自然之力汇聚成元气,钟灵毓秀,东南的山峰如同撕裂的天空,撑起一半的天空,驱散云雾,划破昏暗。随着风的扶持,直上四天之外,极目远眺,似乎可以看到蒙蒙的天地。看那银色的波涛起伏,发出长啸声,万山青翠呼应。山谷中回响着声响,惊动了暗藏的灵魂。渐渐流动的霞光灿烂,残烟散去,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月华的光辉。万象归于宁静,神明照耀,见证了生命的飞跃,缅怀那往日的容颜。未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怜悯那些在劫难中挣扎的虫豸,哀悼那些愚昧的民众。燕子在幕中安巢,龙在酣战,蛮族在争斗。诗人依恋每一次仰望北斗星,铜驼在荆棘中哭泣,神京被困于困境之中。欲呼河汉之水,洗去世间的污秽,使得整个世界清澈明净。
张伯驹(1899-1961),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艺术家。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常融汇古今,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六州歌头 登黄山天都峰绝顶》创作于张伯驹游历黄山时,受到山川壮丽景色的启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极具表现力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黄山的雄伟与壮丽。开篇以“擎天拔地,声势走雷霆”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震撼的情境,仿佛山峰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间,声势浩大。接着,诗人通过俯瞰和遥望的视角,展现了山川与星辰的关系,带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体验。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人生的反思,尤其是“来日方多难,悯虫劫,吊愚氓”一联,表达了对未来艰难的预感与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最后,诗人以“欲呼河汉水,一为洗膻腥”结束,渴望通过自然的清澈来洗净世间的污秽,体现了诗人追求理想与清明的心愿。
全诗围绕自然之美、人生哲理及社会关怀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同情,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伯驹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擎天拔地”是形容什么?
A) 山的高大
B) 大海的辽阔
C) 城市的繁华
D) 森林的茂密
“欲呼河汉水,一为洗膻腥”的意思是?
A) 渴望清洗世间的污秽
B) 希望聚集财富
C) 想要游历世界
D)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