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6:33
平世悬三尺,元音协八风。
谁从牛铎辨黄钟。
莫怪柳偏一面舞从东。
这首诗表达了在平常的世间里,只有三尺的琴弦能够悬挂,而和谐的音律则是随风而来。究竟是谁能从那牛铃中辨别出黄钟的声音呢?不要怪柳树,只是它偏向一边,随风在东边摇曳舞动。
邓嘉缜(1870-1928),字子华,号白华,近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受到唐诗影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南歌子》创作于社会变革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所表现的音乐意象,实际上也是对人们内心情感的寄托。
《南歌子 其一》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开头的“平世悬三尺”以简练的笔触道出了世事的平常与简单,而“元音协八风”则引出了音乐的和谐美。诗中通过“牛铎”和“黄钟”的对比,隐喻了音乐的纯粹与复杂,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而“莫怪柳偏一面舞从东”则通过柳树的形象,生动描绘了春风中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随和与自由的态度。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让人深思个体在世界中的位置与角色。整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既有对音乐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在探讨音乐与自然的关系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通过音乐与柳树的意象,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元音”指的是什么?
“谁从牛铎辨黄钟”的意思是什么?
“柳偏一面舞从东”描绘了什么景象?
比较《南歌子 其一》与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邓嘉缜更侧重于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而李白则通过山水抒发个人的情感,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