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3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36:34
听薛阳陶吹芦管
紫清人下薛阳陶,末曲新笳调更高。
无奈一声天外绝,百年已死断肠刀。
全诗翻译:
在紫清的地方,薛阳陶正在吹奏芦管,最后一曲的笳声更加高亢。可惜的是那一声乐音宛若来自天外,让人无法再听,令人肝肠寸断,仿佛已死去百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百年已死”的表达,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少华,竹溪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张祜生活的唐代,那个时代的诗人们常常在音乐、自然景观中寻找灵感,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薛阳陶的表演成为了引发诗人感慨的契机。
本诗通过简单的四句,展现出音乐的魅力与人生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薛阳陶的演奏情景,音乐悠扬动听,令人沉醉。然而,随着“无奈一声天外绝”的转折,诗人情感的基调急转直下,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这里的“天外绝”不仅暗示音乐的消逝,也象征着人生中的美好瞬间难以把握。最后一句“百年已死断肠刀”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苦痛,仿佛经历了漫长的孤独与绝望,痛苦如刀割般清晰,令人心痛。
通过音乐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音乐结合,构造出一种深邃的情感世界,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最终的无奈,展示了传统唐诗中常见的抒情主题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音乐的描绘,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揭示了唐代诗人对情感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薛阳陶”是什么身份?
A. 诗人
B. 艺人
C. 官员
“百年已死断肠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伤感
C. 愤怒
“紫清人下薛阳陶”中的“紫清”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乐器
C. 一个人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