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寄朔翁

《奉寄朔翁》

时间: 2025-05-04 00:01:11

诗句

苕风蘋月隔吴波,尚想追随寤寐歌。

花外小车游甚处,春风三十六行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1:11

原文展示:

奉寄朔翁
作者: 周密 〔宋代〕
苕风蘋月隔吴波,尚想追随寤寐歌。
花外小车游甚处,春风三十六行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惬意的春日情景。微风轻拂,月色照耀着吴地的水面,我依然怀念着你在梦中歌唱的声音。在花丛外的小车游荡了很多地方,感受到春风的温暖,仿佛在三十六个地方都能找到安宁的窝。

注释:

  • 苕风:指轻柔的风。
  • 蘋月:蘋,水草,形容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
  • 吴波:吴地指江南地区,波指水波。
  • 尚想:仍然想念。
  • 寤寐歌:清醒时和梦中都在歌唱。
  • 花外小车:指花丛外的小车,象征游玩。
  • 三十六行窝:三十六行,暗指多个地方,窝则是栖息的地方。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提及的吴地常常与春天的美好景象联系在一起。诗中所表现的游玩与思念,反映了士人对自然与情感的共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密,字穆和,号蕴川,南宋人,主要以词、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情感,特别是对自然的描绘。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周密游历江南时写成,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奉寄朔翁》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和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苕风”和“蘋月”描绘出一种轻柔宁静的氛围,给读者呈现出江南春天的优美。吴地的水波与月光相辉映,使得这一景象既真实又富有诗意。作者的思绪在“尚想追随寤寐歌”中流露出来,表现出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后半部分的“花外小车游甚处,春风三十六行窝”则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游玩状态,既有自然的乐趣,又隐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将春天、友情与游玩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感情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苕风蘋月隔吴波”:描绘了春风轻拂,月光照耀下的水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尚想追随寤寐歌”:表达了对友人歌声的思念,梦中与清醒时的情感交织。
    • “花外小车游甚处”:小车在花丛外游玩,暗示春游的乐趣。
    • “春风三十六行窝”:春风温暖,寓意着在不同的地方都能找到安宁与舒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音乐结合,传递出一种悠闲的意境。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苕风”、“蘋月”、“花外小车”等,营造出春天的美好画面。
  •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人生的美好与短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温暖而轻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苕风:象征着轻盈、柔和的春风。
  • 蘋月:代表了宁静和美好的夜晚。
  • 吴波:隐喻江南的秀美与灵动。
  • 小车:象征着游玩和自由。
  • 春风: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苕风”指的是什么?
      A. 强风
      B. 轻柔的风
      C. 雨风

    2. “尚想追随寤寐歌”中的“尚想”可以理解为?
      A. 不想
      B. 仍然想
      C. 希望

    3.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均展现了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写。
  • 诗词对比:比较周密的《奉寄朔翁》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体现了对春景的描绘,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周密的作品充满了游玩的乐趣,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周密传记与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寒食出郊三首 登县楼 登县楼 半山看桃花 七夕洴江太史招集筱园 偈颂十八首 偈颂十八首 偈颂十八首 偈四首 偈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柳啼花怨 归正首丘 黹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悲欢合散 龙驭 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壅阻 水准原点 战斗 死声咷气 乛字旁的字 再做道理 癶字旁的字 孝悌忠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