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2:05
苦寒行三首 其二 何景明 〔明代〕
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 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 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 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 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
在南山的脚下,石头都裂开了, 在中河的河流中,水都结成了冰。 在北城的外面,一片荒凉, 死人的骨头聚集成山丘。 贫穷的士人穿着毛制的粗布衣, 寡妇连完整的被褥都没有。 哪里知道那些贵族公子, 在朱红色的楼阁中,享受着音乐和宴会。 刚刚放下白色的羽毛扇, 又换上了青色的羔羊皮袄。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1521),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白谷,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景明《苦寒行三首》中的第二首,反映了明代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诗中通过对极端寒冷天气下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状态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通过对极端寒冷天气下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状态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诗中“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描绘了严寒的自然景象,而“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则反映了战乱或饥荒导致的悲惨景象。后两句“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与“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最后两句“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则进一步强化了贵族的奢华与贫民的困苦之间的反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极端寒冷天气下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状态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裂南山下”形容的是什么? A. 地震 B. 严寒 C. 战争 D. 饥荒
“寡妇无完裯”中的“裯”指的是什么? A. 衣服 B. 被褥 C. 食物 D. 房屋
诗中通过什么手法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A. 夸张 B. 比喻 C. 对比 D. 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何景明的《苦寒行三首 其二》,包括诗歌的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以及相关作品推荐和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