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2:33
不见僧中旧,仍逢雨后春。
惜花将爱寺,俱是白头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偶然在慈恩寺遇到一位老朋友的情景。虽然多年未见,但在这春雨后的时节,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人对花朵的珍惜及对寺庙的热爱,感叹那些白发苍苍的人们,似乎都在经历着时间的流逝。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慈恩寺”是唐代著名的寺庙,位于长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表现的春天意象与花的珍惜,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反映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淳朴而富有情感。
此诗作于春季,诗人偶然游历慈恩寺,展现了他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适逢春天的生机与衰老的对比,产生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诗中“雨后春”的意象,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白头人”则是对人生无常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花和寺庙的喜爱,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在轻柔的春风中,蕴含了深厚的思考与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通过春天的生机与老去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由于时间而产生的隔阂。
诗中提到的“慈恩寺”是象征什么?
“不见僧中旧”中的“旧”指的是什么?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象,但更多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卢纶的这首诗则更多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