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郴州旅舍

《踏莎行·郴州旅舍》

时间: 2025-05-06 17:48:27

诗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8:27

原文展示: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白话文翻译:

雾气笼罩了楼台,月光在渡口迷失方向。桃源的景象遥望已无寻觅之处。令人堪伤的是,孤独的旅馆在春寒中关闭,杜鹃的哀鸣伴随着斜阳的暮色。驿站寄送梅花,鱼儿传递着书信。这恨意堆积成山,无法重数。郴江幸好自绕着郴山流淌,究竟是为了谁流下潇湘的泪水呢?

注释:

  • 雾失楼台:雾气弥漫导致楼台失去踪影。
  • 月迷津渡:月光在渡口迷失,无法辨认方向。
  • 桃源: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的栖息地。
  • 孤馆:指旅馆,孤独的环境;春寒:春天的寒冷。
  • 杜鹃声里:杜鹃鸟的叫声,常与离别、哀伤相关。
  • 驿寄梅花:借助驿站寄送梅花,表达相思之情。
  • 鱼传尺素:用鱼传递书信,形容思念远方的人。
  • 郴江:郴江水流环绕郴山,象征流淌的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字少朋,号淮海,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以小景抒发大情,代表作有《鹊桥仙》《踏莎行》等。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秦观游历郴州期间,正值春寒之时,孤独的旅舍中勾起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桃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踏莎行·郴州旅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描绘了一幅朦胧而迷离的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惘与孤独。接下来“桃源望断无寻处”更是将这种失落感加深,桃源不仅是人们理想的归宿,更象征着一种无法达到的理想与渴望。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孤馆的寒意与杜鹃的哀鸣交织,暗示着作者的孤独与忧伤。特别是“杜鹃声”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增强了情感的沉重。此时,斜阳将夜幕降临,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后半部分通过“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表达了思念之情,梅花在古诗中常象征高洁的情操,而尺素则是书信的代称,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最后一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则是对流水的感慨,流淌的江水似乎在诉说着作者心中的无尽愁思,也让人思考流淌的情感究竟是寄托于何人。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完美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体现了秦观词作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雾失楼台:描绘了因雾霭而失去视线的楼台,象征迷惘与失落。
  2. 月迷津渡:月光在渡口迷失,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迷茫。
  3. 桃源望断无寻处:桃源象征理想与归属,然而已无法寻觅。
  4. 可堪孤馆闭春寒:孤独的旅馆在寒冷的春天中显得更加寂寞。
  5. 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声传递着离别的情绪,斜阳映衬出忧伤的气氛。
  6. 驿寄梅花:寄托于梅花的思念,象征着清高与情意。
  7. 鱼传尺素:以鱼传递书信,体现心中思念之情。
  8. 砌成此恨无重数:无尽的愁恨,无法用言语表达。
  9. 郴江幸自绕郴山:指郴江自绕郴山流淌,象征着情感的牵绊。
  10. 为谁流下潇湘去:究竟是为了哪位故人而流下的眼泪,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雾气与心情相联系,增强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杜鹃声似乎在诉说,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孤独与失落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迷茫与不确定。
  • :常象征思念与孤独。
  • 桃源:象征理想与归宿。
  • 杜鹃:常与离别、哀伤相关联。
  • 梅花:象征高洁与相思。
  • 郴江:象征流动的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桃源”象征什么? A. 理想的生活
    B. 现实的困境
    C. 旅途的风景
    答案:A

  2. “驿寄梅花”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高洁的情操
    答案:C

  3. 诗中提到“杜鹃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与离别
    C. 自然的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更加突出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有对月的描绘,但更强调豪放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相关论文与研究文章(如《秦观词研究》)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注释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郴州:今属湖南。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无寻处:找不到。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yì)寄梅花,鱼传尺素。砌(qì)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chēn)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驿寄梅花: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鱼传尺素:这里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砌:堆积。无重数:数不尽。幸自:本自,本来是。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相关查询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 柳梢青(赵端礼生日) 秋居杂咏 其六 将至水西登漠山林庵少憩遂过白云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秋居杂咏十首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次韵学士兄春日谩成 游梅坡席上杂酬 次韵林仲和筠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弥天大谎 乚字旁的字 箕风毕雨 神号鬼泣 窝工 然纳 鬼计多端 郊寒岛瘦 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短的成语 攴字旁的字 芝艾共焚 爪字旁的字 棘正 巛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好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