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桃源忆故人 春晓

《桃源忆故人 春晓》

时间: 2025-04-27 14:45:36

诗句

纤纤夜雨滋芳径。

携手花荫相共。

此际寻春珍重。

露湿衣裳冷。

春巢落雁花铃动。

惊破五更残梦。

几度香风吹送。

帘外珍珠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36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春晓》
作者: 溥儒

纤纤夜雨滋芳径。
携手花荫相共。
此际寻春珍重。
露湿衣裳冷。
春巢落雁花铃动。
惊破五更残梦。
几度香风吹送。
帘外珍珠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清晨,细细的夜雨滋润了芳香的小径。诗人与友人携手走在花荫之下,此时正是寻春的好时光,但衣裳因露水而感到寒冷。春天的鸟巢里有大雁飞落,花铃轻响,惊醒了五更的美梦。几许香风轻轻吹送,窗外的水珠映照出美丽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纤纤:细细的样子,形容雨丝细密。
  • 芳径:香气四溢的小路。
  • 携手:手拉手,形容亲密的关系。
  • 露湿:露水湿润。
  • 春巢:春天的鸟巢。
  • 落雁:大雁飞落。
  • 花铃:花开的声音,象征春天的生机。
  • 惊破:打破,惊醒。
  • 五更:指天还未亮的时间,夜深时分。
  • 珍珠影:露水如珍珠般晶莹的影子。

典故解析:
“桃源”源于《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此句用以隐喻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66-1927),近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晓时分,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 春晓》是一首蕴含着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纤纤夜雨滋芳径”引入,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与芳香,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好景象之中。接下来的“携手花荫相共”则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了一种温馨的情感。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慨愈发明显,“此际寻春珍重,露湿衣裳冷”不仅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也显露出因露水而来的微寒,营造了丰富的对比和层次。诗人通过描绘“春巢落雁花铃动”的细节,将自然的声音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唤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以“帘外珍珠影”作结,既是对春景的美好描绘,更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故人的深切怀念,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纤夜雨滋芳径:细细的夜雨滋润了芳香的小路,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2. 携手花荫相共:与友人手拉手走在花荫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3. 此际寻春珍重:此时正是珍惜春天的好时光,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
  4. 露湿衣裳冷:衣裳因露水而感到寒冷,体现了春天的清晨的凉意。
  5. 春巢落雁花铃动:春天的鸟巢中大雁飞落,花铃轻响,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 惊破五更残梦:打破了五更时分的美梦,暗示清晨的来临与新一天的开始。
  7. 几度香风吹送:反复的香风轻轻吹来,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8. 帘外珍珠影:窗外的露水如珍珠般闪耀,增添了自然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作珍珠,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强情感表现。
  • 对仗:如“携手花荫相共”,使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雨:代表细腻与温柔,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芳径: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 花荫:象征着温馨与亲密的人际关系。
  • 露水:象征清晨的清新,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寒意。
  • 香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回归。
  • 珍珠影:象征美好与珍贵的瞬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纤纤夜雨滋芳径”里的“纤纤”指的是什么?
    A. 浓烈
    B. 细细的
    C. 短暂

  2. 诗人通过“露湿衣裳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失落

  3. “帘外珍珠影”中的“珍珠”用来比喻什么?
    A. 银子
    B. 露水
    C. 花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桃源忆故人 春晓》与《春晓》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但前者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后者则着重于描绘春晨的宁静与生机。两首诗都有着清新的意境,但感情基调略有不同,前者偏向于怀旧与思念,后者则是对新生的赞美与享受。


参考资料:

  • 《中华诗词大观》
  • 《近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诗词鉴赏与评析》

相关查询

对食作 书警 初归杂咏 纵笔 春日绝句 舟中咏落景馀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溪泛舟诗也因以其句为韵赋诗十首 其一 秋思 过东邻归小憩 送三兄赴奏邸 醉卧松下短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无不为 免省 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倾筐倒庋 亲民 八百孤寒 久怀慕蔺 六根不净 斗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分化瓦解 磬石 幾字旁的字 聚变 亅字旁的字 包含株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