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6:07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轻烟漠漠春何处,
试问水边风絮。
部分晚来疏雨,
只共芭蕉语。
愁将花信频频数,
毕竟春深多许。
莫遣流莺催汝,
一夕过南浦。
在轻烟弥漫的春天,究竟在哪里呢?
我试着向水边的风絮打问。
这时,晚来的细雨稀疏地洒落,
只与芭蕉倾诉着细语。
愁绪让我频频数着花开的信号,
毕竟春天已经深了许多。
不要让流莺来催促你,
让我在傍晚时分越过南浦。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春天的感悟。诗中提到的“南浦”可能与古代文人所向往的桃花源意象相呼应,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号天池,长于诗文,尤其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城市生活繁忙,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故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春景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开篇的“轻烟漠漠春何处”,以轻烟隐喻春天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试问水边风絮”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风中的柳絮仿佛在回应着他的询问,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
“部分晚来疏雨”描绘了春天傍晚的细雨,雨滴轻轻洒落,与芭蕉的低语相呼应,形成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意境。而“愁将花信频频数”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他在思念故人的同时,也在默默关注春天的变化,似乎在等待某种消息的到来。
最后两句“莫遣流莺催汝,一夕过南浦”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流莺催促的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希望在这短暂的春色中,能够与故人再相聚。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轻烟漠漠”意指什么?
A) 烟雾弥漫
B) 春天的朦胧
C) 夜晚的宁静
D) 冬天的寒冷
“愁将花信频频数”中的“花信”指的是什么?
A) 花开的消息
B) 对故人的思念
C) 春天的气息
D) 自然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南浦”象征着什么?
A) 故乡
B) 理想的归宿
C) 现实生活
D) 自然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