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8:17
蘋风馆
作者: 张镃 〔宋代〕
山头鸱叫棕林雨,
山下鸥移芰花著。
开亭骋望岂固难,
心迹双闲罕俦侣。
人生才智非谋已,
太息尘劳谁缚汝。
图回田亩役宵梦,
近对烟霏可无语。
耦耕植杖千古贤,
我欲从之胡不然。
坐到月来休返舍,
旁寺有床书并借。
山上的鸱鸮在棕树林中叫着,雨水淋淋;山下的海鸥在芰花上游动。开亭子远望自是难得的乐趣,然而心灵的契合却难以找到同伴。人生的才智并非仅靠谋划,叹息尘世的疲惫又有谁能束缚你呢?想着田地的辛劳与夜晚的梦境,近旁的烟雾弥漫,令人无言。耦耕植杖的古代贤人,我想效仿他们,为什么不呢?坐到月亮升起时再回去,旁边寺庙有床可以借书阅读。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璋,号逸石,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以情景交融的手法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镃隐居于山林之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中透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蘋风馆》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交融,开篇的“山头鸱叫棕林雨,山下鸥移芰花著”,通过对比山上山下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流动。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内心的思考,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孤独,虽然外界的景色美丽,但内心的满足却难以获得。
诗中“人生才智非谋已,太息尘劳谁缚汝”一句,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聪明才智并非仅依靠谋划,生活的种种束缚往往来自内心的焦虑与世俗的繁琐。这种思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探讨,更是对普遍人性的洞察。
最终,诗人表达了归隐的愿望,想要和古代的贤人一道耕作,体现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坐到月来休返舍,旁寺有床书并借”中,诗人则流露出一种安静的生活态度,既希望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又渴望通过阅读来充实内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多用对仗,意象鲜明,采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山上动物是什么?
A. 燕子
B. 鸱鸮
C. 鹰
诗中提到的“耦耕”指的是哪种生活方式?
A. 独自耕作
B. 夫妻或兄弟共同耕作
C. 商业耕作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