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五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五》

时间: 2025-05-04 03:31:28

诗句

群芳非是乏新奇,或在繁时或嫩时。

唯有南枝香共色,从初到底绝瑕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8

原文展示:

群芳非是乏新奇,或在繁时或嫩时。唯有南枝香共色,从初到底绝瑕疵。

白话文翻译:

百花盛开并不是缺乏新奇的,或是在花繁时,或是在花嫩时。只有南方的梅花,香气和颜色始终如一,从花开的初期到最后,毫无瑕疵。

注释:

  • 群芳:众多的花卉,泛指各类花朵。
  • 新奇:新鲜的事物,具有新意的。
  • 繁时:花朵繁盛的时节。
  • 嫩时:花朵刚刚开放的时期。
  • 南枝:指梅花的南方枝条,象征着梅花的特质。
  • 香共色:指香气和颜色的和谐统一。
  • 绝瑕疵:没有任何缺陷或不足之处。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被用作诗歌的意象。诗中提到的“南枝”可能指的是南方特有的梅花品种,以其独特的美丽和香气受到赞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韬,号云山,宋代诗人,擅长梅花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清逸洒脱。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诗人对梅花的观赏与思考中,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高洁品德的崇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独特之处。首句“群芳非是乏新奇”揭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刻思考,认为即使其他花卉盛开,也未必能比梅花更具吸引力。接下来的“或在繁时或嫩时”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不同季节中的恒常美。最后一句“从初到底绝瑕疵”不仅传达了梅花的完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全诗流露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真善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群芳非是乏新奇:众多花卉虽然盛开,但并非都能带来新的惊喜。
    • 或在繁时或嫩时:这些花有的在花开繁盛时,有的在刚刚嫩芽时。
    • 唯有南枝香共色:唯独南方的梅花,其香气与色彩始终如一。
    • 从初到底绝瑕疵:从花朵初放到最后,都没有任何的瑕疵。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梅花与其他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
    • 拟人:让梅花具有人性化的特质,表现出其恒久的美丽和清香。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强调了其在百花中的独特地位,传递出一种对纯洁、坚韧品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着冬日里的生机与美丽。
  • 香气:象征着内在的美好与品质,流露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颜色:代表着外在的吸引力,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花秋月
    • B. 梅花的美丽
    • C. 自然的变化
  2. 诗中提到的“南枝”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特定的梅花
    • B. 其他花卉
    • C. 树的南边
  3.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赞美
    • C. 忽略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梅花》:同样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 王安石的《梅花》:探讨梅花在寒冬中的独特魅力。

诗词对比

  • 张镃的《玉照堂观梅》与陆游的《梅花》:两者都以梅花为主题,前者更注重梅花的恒久美,后者则描绘了梅花在逆境中绽放的精神,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花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僧房听雨 钟陵铁柱 花落 【正宫】端正好_乐道撇罢了 浊水求珠 新柳三首 其一 垂丝海棠二首 其二 垂丝海棠二首 其一 雨窗 村居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楚界汉河 一咏三叹 玉字旁的字 狠声 鹵字旁的字 心怀鬼胎 包含迪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耆旧 靑字旁的字 根株结盘 狡狯 赚得 一贫如洗 刻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