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0:57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作者: 陆九渊 〔宋代〕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这首诗表达了学习和修身的乐趣与追求。诗人认为,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口头诵读,而是需要深入心灵的体会。饮酒可以陶冶情操,写诗则能表达内心的情感。有人说志向已经确定,但我却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理想。
陆九渊,字宗道,号涧溪,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主张心学,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与实践。
这首诗写于初夏,诗人在出游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思考学习与修身的关系,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志向的坚定。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学习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人在开篇就提出了学习的乐趣,并通过“钻磨未有涯”强调了学习的无尽性,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接着,诗人指出,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心灵的感悟,而非浮于表面的口头诵读。
在饮酒与作诗的描写中,诗人展示了生活的乐趣与精神的追求。酒不仅是陶冶性情的媒介,更是生活中一种享受,而诗则是情感的寄托。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的内在世界。
最后一句“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更是表达了作者志同道合的决心,强调了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理想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自我理想的确认,也是对友谊与合作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南宋时期士人的风骨与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学习的乐趣和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理想的决心。
诗中提到“书非贵口诵”,其含义是什么?
“酒可陶吾性”中的“陶”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1. C 2. B 3. A
与陆九渊的这首诗相比,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自然与内心的结合,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意境和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陆九渊更加注重理学的内涵,而王维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