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泰山二首

《登泰山二首》

时间: 2025-05-06 18:52:29

诗句

一跻尼父更谁登,扶日扪参紫翠层。

四海儿孙向罗立,万方稚子走香灯。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长啸一声空八表,恍疑鹏背坐来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2:29

原文展示:

登泰山二首
作者: 陈梦良 〔宋代〕

一跻尼父更谁登,扶日扪参紫翠层。
四海儿孙向罗立,万方稚子走香灯。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长啸一声空八表,恍疑鹏背坐来曾。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的翻译:
谁能比得上尼父(孔子)登上泰山呢?我在山顶上扶着太阳,触摸那紫色的星辰和翠绿的山层。
四面八方的儿孙都在仰望,万方的小孩正欢快地跑着提着香灯。
我独自将浑噩的时光留在天地间,多少年间沧海桑田,兴衰变迁。
我长啸一声,声响空荡荡地传向八方,似乎让我怀疑自己曾坐在巨鹏的背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尼父: 指孔子,古代圣人。
  • 扶日: 比喻在高处仰望太阳。
  • 扪参: 摸到星辰,形容在高处可以看到星空。
  • 四海儿孙: 指天下的子孙。
  • 浑噩: 指无知混沌的状态。
  • 沧桑: 形容岁月变迁的变化。
  • 长啸: 指长声呼啸。
  • : 传说中的大鸟,象征着高飞的志向。

典故解析:

  • “尼父”: 孔子以其德行和智慧被尊称为“尼父”。
  • “鹏背”: 出自《庄子》中的描写,暗喻远大的志向和高远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梦良是宋代的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登泰山之际,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陈梦良的《登泰山二首》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哲理思考。诗中开篇即提到“尼父”,通过对比引出自己登山的壮志,彰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接着,诗人通过“扶日扪参”的意象,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场景,表达出一种对宇宙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感悟。四海儿孙的描述,体现了人类的传承与希望,儿童提灯的画面则增加了诗的温馨感和生动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作家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沧桑,令人沉思。最后的长啸,声震八表,仿佛是对人生理想的彰显与追寻,也暗示出希望与自由的主题。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透过登泰山这一行为,表达出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跻尼父更谁登”: 以尼父(孔子)引入,表明登山者的志向。
  2. “扶日扪参紫翠层”: 描绘山顶的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
  3. “四海儿孙向罗立”: 体现人类的繁衍与希望。
  4. “万方稚子走香灯”: 描绘儿童的天真与活力,增加生活气息。
  5. “独将浑噩留天地”: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几为沧桑纪废兴”: 反映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7. “长啸一声空八表”: 表达了激昂的情感。
  8. “恍疑鹏背坐来曾”: 形容理想与追求,暗示壮阔的前景。

修辞手法:

  • 比喻: 把登山与追求理想相联系。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比。
  • 意象: 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登泰山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泰山: 象征着高远与坚韧。
  • 日、参: 代表光明与理想。
  • 儿孙: 体现人类的延续与希望。
  • 香灯: 象征着光明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梦良的《登泰山二首》写的是哪个山?
    a) 华山
    b) 泰山
    c) 峨眉山
    d) 黄山

  2. 诗中提到“尼父”指的是谁?
    a) 老子
    b) 孟子
    c) 孔子
    d) 荀子

  3. 诗中“扶日扪参紫翠层”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失落
    b) 高远
    c) 绝望
    d) 平庸

答案:

  1. b) 泰山
  2. c) 孔子
  3. b) 高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也是描写登高望远的诗作。
  • 李白的《庐山谣》: 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登泰山二首》: 两首诗都以登高为主题,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情感的激昂,而《登泰山二首》则融入了更多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 题陆叔平山水文徵仲以诗识之用文韵 其二 秋日感怀 其八 用韵述怀 题竹石 均美兄之分宜丞取道归里 其一 即景 其二 颂十玄谈·回机 和容逸夫菊花诗 嫦娥奔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燎的成语 桀横 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散男 目下十行 肀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婉秀 牛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听其自然 高岸为谷 菇饭 点金无术 传神写照 其奈我何 竿结尾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包含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