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44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一眼空山空复空,
欹芦倒荻雨和风。
却缘小队旌旗过,
教得青枫学著红。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野的宁静场景。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空山的深刻感受,山的空灵和寂静让他感到心灵的空旷;第二句则通过描写雨中芦苇和荻草的姿态,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第三句提到小队的旌旗经过,暗示着人间的活动;最后一句以青枫树“学著红”来象征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暗示着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青枫学著红”可以引申为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生命中不断的变化与成长,类似于“桃李争妍”的说法。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诗风清新自然。其作品以情景交融、语言质朴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多雨的时节,诗人漫游于长峰山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内心感到一丝闷闷不乐,因而写下此诗来抒发心情。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是一首充满生机的山水诗。诗的开头“一眼空山空复空”,以空灵的景象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空”和“山”的反复,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空旷与孤独。
接下来的“欹芦倒荻雨和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中自然的动态美。这里的“欹”和“倒”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打湿植物后的姿态,传达出雨水与微风交织的和谐美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唤起读者对自然的共鸣,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气息。
而后一句“却缘小队旌旗过”,则转向了人间的活动,带出一丝生机。小队的出现让诗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联系,仿佛在提醒他,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之事值得珍惜。
最后一句“教得青枫学著红”,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让青枫树也因而变化,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变迁。这种象征不仅让诗句富有深意,也让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一眼空山空复空
这句描述了诗人一眼望去,看到的全是空旷的山,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孤寂,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欹芦倒荻雨和风
雨中的芦苇和荻草随风摇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
却缘小队旌旗过
小队的旌旗经过,打破了前面的宁静,带来了人间活动的气息,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得青枫学著红
通过青枫树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变化,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透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对生命的感悟与渴望,也传达了在宁静中寻找内心平和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空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兴奋
答案: B. 寂静
“却缘小队旌旗过”中提到的小队象征什么?
A. 人间的活动 B. 自然的景象 C. 个人的情感
答案: A. 人间的活动
“教得青枫学著红”中“青枫”象征着什么?
A. 死亡 B. 希望 C. 凋零
答案: B. 希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