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6:21
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台使选良牧,诏下帝曰俞。
高牙植华艦,钱者来倾郛。
明月满丽谯,寒光映尊壶。
桂人愿少留,昭人望疾驱。
一室可为政,况乃有国都。
岭民日以耗,丁口彊半无。
洋洋紫云诏,侯其勒座隅。
道乡游息处,暇日披榛芜。
鄙拙忝投分,临风临踌躇。
颇念友离索,宁论鬼揶揄。
何繇扣铃阁,百榼倾兵厨。
这首诗描写了中秋之际,作者在湘南楼为朋友张昭州饯行的场景。诗中提到,朝廷选拔良才,赐予俸禄;贵族高官乘坐华丽的船只,豪华的生活令人羡慕。月光洒满美丽的楼阁,清冷的光辉映照着酒壶。桂花树下,人们希望时间能慢些流逝,而张昭州却急着离去。一个小小的房间就足以治理政务,更何况是国家的都城。岭南的百姓日渐耗损,劳动力大多缺乏。朝廷的诏书如同紫云般飘扬,命令官员在一旁坐下。回乡的路途是游玩的地方,在悠闲的日子里,随意地披着杂草。自己能力不足,心中感到惶恐,面对微风而踌躇不前。深切思念友人离别,宁愿谈论鬼神的玩笑。如何才能再次登上那铃声轻响的阁楼,满杯的酒却只能倾倒于食物的厨房。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坚,号白云,宋代诗人、词人,因其诗风豪放,词风清婉而著称。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和元朝的兴起,作品多描写家国情怀和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之际,正值佳节,诗人借此机会为友人张昭州饯行,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惆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思考与无奈。
刘克庄的《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优美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景象,突显了当时社会对优秀官员的追求。随着诗意的展开,明月的意象愈发鲜明,月光映照下的美丽楼阁,更加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桂人愿留的细腻情感与友人张昭州即将远行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接着,诗人透过对乡土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岭南民众的困境,反映了社会动荡下人们的无奈与挣扎。随后,诗人自谦的表达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乡愁与离愁。最后一句“何繇扣铃阁,百榼倾兵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无奈,同时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具有深厚的政治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台使”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张昭州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1.A;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