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峡江道中

《峡江道中》

时间: 2025-04-26 13:55:00

诗句

空际又收斜照去,人间惟有百忧侵。

荒城近水知寒早,醉眼看天觉泪深。

身外波涛隐高树,梦馀灯火悟初心。

滩声呜咽鸦啼急,四十年前枕上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5:00

原文展示:

《峡江道中》
作者:俞明震 〔清代〕

空际又收斜照去,人间惟有百忧侵。
荒城近水知寒早,醉眼看天觉泪深。
身外波涛隐高树,梦馀灯火悟初心。
滩声呜咽鸦啼急,四十年前枕上音。

白话文翻译:

在空中的余晖下,阳光渐渐斜照而去,
人间只剩下无尽的忧愁侵扰着我。
荒废的城池靠近水边,早已感受到寒意,
醉眼看天,仿佛泪水更深了。
身外的波涛掩映着高大的树木,
梦中的灯火让我明白了初心的追求。
滩边的水声哀怨,乌鸦急促地啼叫,
四十年前的声音仍萦绕在我枕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空际:天空的边际,指空中。
  • 斜照:斜射的阳光。
  • 百忧:形容忧愁非常多。
  • 荒城:荒废的城池。
  • 醉眼:因醉酒而朦胧的眼神。
  • 灯火:灯光,象征着生活的希望或思念。
  • 滩声:水流或波涛的声音。
  • 枕上音:枕边的声音,指梦中的回忆或思绪。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泪深”、“初心”等表述,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刻思考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明震(约1640-约1710),字子韵,号白山,浙江人,清代诗人。俞明震生于动荡时期,曾经历多次战乱和社会变迁,因而其诗歌常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兼具抒情与哲思。

创作背景:
《峡江道中》写于作者旅途中的感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感伤。正值清代社会逐渐稳定之际,诗人通过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挣扎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峡江道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绪。开篇“空际又收斜照去”,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情景,给人以沉静的感受,仿佛时间就此停滞。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人间惟有百忧侵”,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人生的思考也随之浮现。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邃。

接下来的“荒城近水知寒早”,描绘了荒凉的景象,伴随着寒意,暗示着世事的无常和无情。醉眼看天,诗人在醉酒中对天的仰望,似乎在追寻过往的美好,然而泪水的涌现却揭示了他的无奈与哀伤。

“身外波涛隐高树”,描绘了自然景物的交织,波涛与树木的结合,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而“梦馀灯火悟初心”则是诗人内心的反思与醒悟,梦中的灯火象征着希望和追求,映射出诗人对初心的追寻。

最后两句“滩声呜咽鸦啼急,四十年前枕上音”则是情感的高潮,滩声与鸦啼的结合,增添了一种哀愁的气氛。同时,四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的回溯让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思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际又收斜照去:描绘了天空的余晖缓缓消失,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
  2. 人间惟有百忧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
  3. 荒城近水知寒早:荒凉的城市靠近水边,早早感受到寒冷,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孤独。
  4. 醉眼看天觉泪深:醉眼看天,心中感慨万千,泪水不由自主流出,流露出内心的伤感。
  5. 身外波涛隐高树:波涛声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间,暗示诗人与自然的关联。
  6. 梦馀灯火悟初心:在梦中看到的灯光,唤醒了诗人对初心的反思。
  7. 滩声呜咽鸦啼急:滩边的水声哀怨,乌鸦急促地啼叫,营造出一种紧迫感。
  8. 四十年前枕上音:回忆起四十年前的声音,带着深沉的怀念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荒城近水知寒早”,通过“荒城”与“寒早”的结合,隐喻时间的冷漠和生命的短暂。
  • 拟人:如“滩声呜咽”,赋予滩声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初心追求的思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展现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照: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荒城:代表荒凉与孤独。
  • 波涛:象征着生命的波折与起伏。
  • 灯火:象征希望与追求,代表着内心的向往。
  • 滩声:象征着生活的苦涩与无奈。
  • 鸦啼:暗示时间的紧迫与对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际又收斜照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C. 自然的美
    D. 生活的希望

  2. “四十年前枕上音”中“枕上音”指的是什么?
    A. 梦中的声音
    B. 真实的声音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荒城”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孤独与荒凉
    C. 未来
    D. 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追求。
  • 杜甫的《春望》:表现对国事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对比:
俞明震的《峡江道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时间与往昔的思考,而后者则强调在孤独中寻求自我解脱的乐趣。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俞明震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杜架阁 次子第一百四十五 陆枢密秀夫第五十二 赠刘忠朴 夜坐 用韵谢诸客和章 缪朝宗第一百一十六 许远 远游 和韵送逸轩刘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宝盖头的字 履带 业字旁的字 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屦缕 靣字旁的字 空话连篇 矢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履戴 评决 风流才子 容电器 坐井窥天 死路一条 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