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定风波五首 其三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

《定风波五首 其三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

时间: 2025-04-27 00:09:56

诗句

把酒东篱欲问他。

秋来底事著愁魔。

北地晴天尘不起。

千里。

一轮明月澹银河。

君道春光容易老。

烦恼。

送春无计奈春何。

寒雨一场霜霰至。

憔悴。

请君起看有秋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9:56

原文展示:

把酒东篱欲问他。秋来底事著愁魔。
北地晴天尘不起。千里。一轮明月澹银河。
君道春光容易老。烦恼。送春无计奈春何。
寒雨一场霜霰至。憔悴。请君起看有秋么。

白话文翻译:

我举杯在东篱前,想要问问那位友人。
秋天来临,为什么心中总是充满忧愁?
北方的晴天尘土不飞扬,千里之外,一轮明月淡映在银河上。
你说春光容易老去,我却无计可施,只能送走春天,面对无奈的春天。
寒雨一场,霜雪也随之而至,我已憔悴不堪。请你起身看看,是否还有秋天的景色?

注释:

  • 东篱:指的是东边的篱笆,隐喻隐居的生活。
  • 愁魔:愁苦的魔影,形容内心的忧愁。
  • 北地:指北方,天气晴朗时尘土不飞扬,象征宁静。
  • 银河:天上星河,象征广阔和遥远。
  • 春光:春天的美好时光。
  • 无计:无计可施,形容无能为力。
  • 霜霰:寒冷的雨雪,象征季节的变迁。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疲惫而显得消瘦。

典故解析:

  • 东篱把酒:出自陶渊明的诗句,意指田园隐居生活的闲适。
  • 明月澹银河:借用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达夜晚的宁静及秋天的清冷。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顾随(1898-1988),字肃之,号寒山,近现代著名文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情感深邃。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20世纪,正值社会动荡时期,顾随借诗表达对人生、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诗歌鉴赏:

《定风波五首 其三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是顾随对陶渊明诗风的致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诗中通过酒、秋、月、春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把酒东篱欲问他”,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倾诉的心情,接着提到“秋来底事著愁魔”,将秋天的美景与内心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北地晴天尘不起,千里一轮明月澹银河”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宁静与孤寂。后半部分“君道春光容易老”则是对春天短暂的惋惜,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请君起看有秋么”,则是对友人的邀请,既是寻求共鸣,也是希望能够在秋天的美景中找到一丝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反思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哲理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把酒东篱欲问他:诗人置身于东篱,举杯问友,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2. 秋来底事著愁魔:秋天来临,心中却充满忧愁,表达内心的矛盾。
  3. 北地晴天尘不起:描绘北方晴朗的天气,象征宁静的环境。
  4. 千里一轮明月澹银河:空旷的夜空中,明月淡淡映照银河,传达出孤独的美感。
  5. 君道春光容易老:朋友提及春天的短暂,诗人对此感到无奈。
  6. 烦恼送春无计奈春何:春天走了,烦恼依旧,无计可施。
  7. 寒雨一场霜霰至:寒冷的雨雪降临,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8. 憔悴请君起看有秋么:诗人因烦恼而憔悴,邀请朋友一起欣赏秋天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忧愁比作“愁魔”,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各句之间有着严谨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友情与抒怀。
  • 东篱: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
  • :象征生命的成熟与忧愁。
  • 明月:象征纯洁与孤寂。
  • :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哪里?

    • A. 北方的地方
    • B. 一种酒
    • C. 东边的篱笆
  2. 诗人为什么在秋天感到忧愁?

    • A. 因为春天已经过去
    • B. 因为天气很冷
    • C. 因为他没有朋友
  3. “寒雨一场霜霰至”中的“霜霰”指的是什么天气现象?

    • A. 春天的阳光
    • B. 冬天的寒冷雨雪
    • C. 秋天的微风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展现隐居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孤独与友谊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顾随与陶渊明的诗作均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顾随更多地表现出时代的忧虑与内心的挣扎,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陶渊明研究》
  • 《顾随诗文集》

相关查询

怨歌行 古风 其七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代赠远 战城南 上清宝鼎诗 飞龙引其二 赠孟浩然 赠历阳褚司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耒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柳性 人字头的字 以假乱真 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摇悦 木字旁的字 清词 包含捕的词语有哪些 辩才无阂 麟趾呈祥 直言不讳 仪迓 精彩逼人 讳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