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4:39
满庭芳 赠于九皋先生
作者: 马钰 〔元代〕
休言百岁,七十者稀。
那更不测。闲想妻男,自己总是行尸。
眼前荣华境界,是昏迷性命根基。
如省悟,把家缘撇下,物外修持。
灵利翻成懵懂,便蓬头垢面,密护玄机。
真息绵绵,祥瑞遍满华夷。
欲赴蓬莱径路,仗三千功满云归。
神光灿,与大仙相聚,有甚伊。
不要说活到一百岁,即使七十岁的人也很少。
更何况未来是不可测的。闲暇时想起妻子和孩子,但自己不过是个行尸走肉罢了。
眼前的荣华富贵,实际上是迷惑了生命的根基。
如果能够省悟,把家庭的牵绊抛开,专心于修持,那么灵性就能从迷糊中觉醒,哪怕外表蓬头垢面,也会暗中保守着玄机。
真正的呼吸绵延不绝,祥瑞遍布四方。
想要前往蓬莱的路,依靠三千功德,满载而归。
神光灿烂,与大仙相聚,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道士,哲学家,善于诗词,具有独特的道教思想。他的诗作常常融入道教的理念,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修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马钰晚年,正值他思考生命、修行和道教哲学的时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看透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满庭芳》通过对生命、家庭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马钰作为道士的哲学理念。开篇提到“百岁”、“七十者稀”,引发对生死的反思,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通过“闲想妻男”,表现出家庭的牵绊与内心的挣扎,突显了个人在世俗生活中感受到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荣华境界”,指的是外在的富贵与享乐,实际上是人生迷失的根源。马钰在此告诫人们应把家庭情感放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修持,这体现了道教的超脱思想。接下来的“真息绵绵,祥瑞遍满华夷”,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修道者修行后的理想境界,表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诗人希望通过“三千功满云归”的理想,达成与大仙的相聚,表现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不仅有哲理的深度,也蕴含着浓厚的道教文化,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修行的重要性,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道教哲学的核心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十者稀”是为了说明什么?
A. 人生的长寿
B. 人生的短暂
C. 家庭的重要性
“欲赴蓬莱径路”中的蓬莱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修行境界
C. 财富与名利
诗中提到的“灵利翻成懵懂”意味着什么?
A. 明白一切
B. 迷失自我
C.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