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

时间: 2025-05-02 20:01:19

诗句

太学秦文夸第一,国子先生里行立。

岭南梅花太枯涩,花岂唤人人底急。

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明光宫。

云翻雨覆古来有,不如堂堂金石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19

原文展示: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
—— 叶适 〔宋代〕

太学秦文夸第一,
国子先生里行立。
岭南梅花太枯涩,
花岂唤人人底急。
炉亭雪深叫孤鸿,
传书为愬明光宫。
云翻雨覆古来有,
不如堂堂金石守。

白话文翻译:

送叶任道教授到静江任职
—— 叶适 〔宋代〕

太学中的秦文(指文学)真是首屈一指,
国子监的老师们在此皆有高尚的品行。
岭南的梅花却显得太过干枯涩淡,
那花又怎能唤醒人们的急切心情呢?
炉亭的雪深得令人只能听到孤鸿的叫声,
传书是为了诉说明光宫的事情。
古往今来云雨翻覆不定,
不如堂堂正正地守住金石般的信念。

注释:

  •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培养官员的地方。
  • 秦文:指文学,特指秦朝时的文风。
  • 国子监:古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类似于现代的大学。
  • 岭南:指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通常与冬季相联。
  • 炉亭:指代一个具体的场所,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亭子。
  • 孤鸿:指孤独的鸿雁,象征孤寂与思念。
  • 明光宫:指古代皇宫,象征权力与荣耀。
  • 金石:比喻坚固的信念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适(约1070-1135),字汝能,号靖斋,宋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国子监祭酒,主张以文治国,作品多表现对时事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是叶适在送别好友任道教授赴静江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术的重视与期待。

诗歌鉴赏: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学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友人任道教授的深切祝福与期望。开篇的两句提到太学与国子监,立即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学术的殿堂,显示了对友人学问的高度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自然意象描绘了岭南梅花的干枯与寒冷,反衬出友人即将去往的新职务的艰难与挑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诗人以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此外,炉亭雪深的孤鸿叫声,刻画了孤独与思念的氛围,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最后两句则是对古今沧桑的感慨,强调了持守信念的重要性。诗人以“金石守”作为结尾,寓意坚定不移的理想与追求,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学秦文夸第一:表明太学的文学成就,引出对学问的赞美。
  • 国子先生里行立:国子监的老师们品德高尚,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 岭南梅花太枯涩:用梅花的形象表现对环境的无奈。
  • 花岂唤人人底急: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炉亭雪深叫孤鸿:孤鸿的叫声象征着孤独,表达思念与关切。
  • 传书为愬明光宫:显示出政治与学术之间的联系。
  • 云翻雨覆古来有:感叹历史的变迁。
  • 不如堂堂金石守:最后强调坚守理想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花”比喻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 对仗:诗句间的工整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如雪、梅花、孤鸿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学术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暗示理想之路的艰辛。
  • 孤鸿:象征孤独与思念,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依恋。
  • :象征冷清与严峻,反映出环境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学”指的是哪个机构?

    • A. 古代最高学府
    • B. 军事学院
    • C. 商学院
    • D. 医学院
  2. “岭南梅花太枯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环境的无奈
    • B. 对梅花的赞美
    • C. 对友人的祝福
    • D. 对人生的感叹
  3. 诗中“金石守”寓意是什么?

    • A. 坚持信念
    • B. 追求财富
    • C. 改变环境
    • D. 追求名声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但更多地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不舍。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叶适的诗更显沉重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叶适诗文集》

相关查询

四明寄百穀先生苕上 武昌柳二首 帆影 扬州怀旧 郢上将归留别沈伯含水部 客思 晚发向金陵留别所知 问如满禅师 其二 问如满禅师 其一 竹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支 气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扼腕兴嗟 拦洪坝 新坑 馬字旁的字 旁摇阴煽 鼓字旁的字 与时浮沉 淹睇 泥猪疥狗 昆池 如入无人之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