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8:55
杜鹃啼血,江南好,杏花春雨三月。
画楼尘锁,倚阑人去,弦歌声绝。
关山难越,更回首暮云千叠。
黯销魂,石城何许,一夜头如雪。
又听山阳笛。憔悴刘郎,怨怀谁说。
莺飞草长,甚清景总成虚设。
欲寄相思,奈鸿雁杳无消息。
滴空阶潇潇夜雨,泣幽咽。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美好,杜鹃鸟鸣啼得悲切,杏花伴着春雨绽放在三月。画楼上尘土锁闭,倚栏而立的人已经离去,悠扬的弦歌声也随之消失。关山难以越过,回首时只见千层暮云,心中黯然销魂,石城在哪里呢?一夜之间,白发如雪。又听到山阳的笛声,憔悴的刘郎,怨恨的情怀无人倾诉。莺飞草长,明媚的景色在我看来却成了虚设。想要寄托相思,但鸿雁早已无消息。夜雨潇潇,滴落在空阶上,令人感到幽幽的哀伤。
作者介绍
常国武,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常国武流亡在外、心境凄凉之际,面对春天的美景,他却感受到孤独和无奈,反映了他对失去故乡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诗中“杜鹃啼血”一开篇就设定了悲伤的基调,接着描绘了江南的春日美好,但诗人却因心中忧虑而感到失落。画楼尘锁、倚阑人去,渲染出一种无尽的孤寂,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春日再美,也难掩内心的空虚。
在“关山难越,更回首暮云千叠”一句中,作者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关山阻隔了他的归路,暮云千叠则象征着他对往昔的无限追忆和惆怅。后文“黯销魂,石城何许,一夜头如雪”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石城的问询与白发的描绘,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首诗在叙述中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尤其在“欲寄相思,奈鸿雁杳无消息”一句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最后以“滴空阶潇潇夜雨,泣幽咽”收尾,雨声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忧伤,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归乡
C. 思念与无奈
D. 爱情
诗人对故乡的感受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常国武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故乡和爱情的思念,但常国武更侧重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在思念中夹杂着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