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辛亥春夜雪忽积竹松欹折过半

《辛亥春夜雪忽积竹松欹折过半》

时间: 2025-05-08 01:45:59

诗句

夜来雪积不可料,晨起压尽庭前花。

道松俯偻若揖客,江竹离披如倒戈。

沙头寒重雁不起,门外日高人未过。

此时薪米不易得,晨突有烟能几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5:59

原文展示:

辛亥春夜雪忽积竹松欹折过半 姜特立 〔宋代〕

夜来雪积不可料,晨起压尽庭前花。 道松俯偻若揖客,江竹离披如倒戈。 沙头寒重雁不起,门外日高人未过。 此时薪米不易得,晨突有烟能几家。

白话文翻译:

昨晚下雪积得无法预料,早晨起来发现庭院前的花都被压倒了。 道路旁的松树弯曲得像是在向客人鞠躬,江边的竹子散乱得像倒下的武器。 沙滩上寒冷加重,大雁也飞不起来,门外太阳已经很高了,却还没有人经过。 这个时候柴火和米都很难得到,早晨有烟升起的家庭能有几家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积:堆积。
  • 料:预料。
  • 压尽:压倒。
  • 俯偻:弯曲。
  • 揖客:向客人鞠躬。
  • 离披:散乱。
  • 倒戈:倒下的武器。
  • 寒重:寒冷加重。
  • 不起:飞不起来。
  • 薪米:柴火和米。
  • 不易得:很难得到。
  • 晨突:早晨的烟囱。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雪后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突降大雪后的清晨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后的清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松树的弯曲、竹子的散乱、大雁的无法起飞等,生动地展现了雪后的静谧与寒冷。同时,诗人通过“此时薪米不易得,晨突有烟能几家”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来雪积不可料,晨起压尽庭前花。” 描述了雪的突然和猛烈,以及对庭院花卉的影响。
  2. “道松俯偻若揖客,江竹离披如倒戈。” 通过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和竹子的状态。
  3. “沙头寒重雁不起,门外日高人未过。” 反映了雪后的寒冷和寂静。
  4. “此时薪米不易得,晨突有烟能几家。” 表达了当时社会的艰难生活和对百姓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道松俯偻若揖客”,赋予松树以人的动作。
  • 比喻:如“江竹离披如倒戈”,将散乱的竹子比作倒下的武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积: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
  • 松树:象征坚韧和不屈。
  • 竹子:象征柔韧和适应性。
  • 大雁:象征迁徙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松俯偻若揖客”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江竹离披如倒戈”中的“倒戈”比喻了什么? A. 松树 B. 竹子 C. 大雁
  3. 诗中“此时薪米不易得”反映了什么? A. 自然灾害 B. 社会艰难 C. 个人困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多反映了战乱中的社会现实。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姜特立的诗更多关注自然本身,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有助于更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歌研究》:提供了宋代诗歌的背景和分析,有助于理解姜特立的诗作。

相关查询

漫兴 姑苏怀古 西郊晚眺 长芦遇顺风 上都寄许参政 重阳 过河西务 直沽海口 寄户部杨友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色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荒渺不经 重峦迭巘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包含渴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千钧 移孝作忠 死亡枕藉 水尽山穷 靑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曹国舅 票房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探口气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