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春山中

《早春山中》

时间: 2025-05-07 17:01:06

诗句

吟入梅花倚树腰,不知声撼雪飘飘。

山翁只道春无力,半日黏须未肯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1:06

原文展示:

吟入梅花倚树腰,不知声撼雪飘飘。山翁只道春无力,半日黏须未肯消。

白话文翻译:

在梅花旁吟唱,倚靠在树的腰身上,不知吟声震动了飘落的雪花。山中的老人只认为春天来得无力,半天的时间,雪水还未融化。

注释:

  • :吟唱,吟诵。
  • 梅花:指梅树的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倚树腰:意为倚靠在树的腰部,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声撼:声音震动,形容吟唱的声音影响到周围。
  • 雪飘飘:形容雪花轻柔地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山翁:山中老人,代表一种对自然和春天的朴素理解。
  • 春无力:春天显得无力,形容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到来。
  • 黏须未肯消:雪水尚未融化,带有一种迟迟不散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简洁而富有情感,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发读者的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早春山中》写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身处山中,感受春天的气息。诗中描绘了春天来临的迟缓,通过对比梅花的盛开与雪花的飘落,表现出春天的无力感。

诗歌鉴赏:

《早春山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初来的景象。诗中梅花与雪花的对比,呈现出一种生机与无力的张力。在春天的早晨,诗人倚靠在梅树旁吟唱,梅花的香气与飘落的雪花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春天的希望与寒冷的现实。特别是“山翁只道春无力,半日黏须未肯消”,通过山翁的眼光,传达出一种对春天迟缓到来的无奈与期盼。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升华,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脆弱,给人以无限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吟入梅花倚树腰:诗人吟诵之声与梅花相伴,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
  2. 不知声撼雪飘飘:吟声震动了轻盈的雪花,展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细腻。
  3. 山翁只道春无力:山中的老人认为春天的力量不足,反映出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4. 半日黏须未肯消:雪水迟迟未融,寓意春天的来临尚需时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吟声与梅花、雪花相联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的气息。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例如“声撼雪飘飘”,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春天的希望和生命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代表着春的来临。
  • :象征着寒冷与冬天的残留,表现出春天的迟缓。
  • 山翁:代表一种对自然的质朴理解,寓意生活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吟唱的对象是什么? A. 杨花
    B. 梅花
    C. 桃花
    D. 菊花

  2. “山翁只道春无力”中的“春无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春天的生机
    D. 春天的迟缓

  3. 诗中提到的“黏须未肯消”是指什么? A. 春水已融
    B. 雪水尚未融化
    C. 梅花已盛开
    D. 山翁已醒悟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细致描写表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风格更为明快。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基础知识》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归梦 巫山高 秋晓 秦中富人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赠渔翁 席上歌水调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求婚 尢字旁的字 包含观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帮闲钻懒 割礼 当行本色 怡情悦性 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壁垒分明 侧足而立 邑金 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鳞眴 釆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走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