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41
潦水似讥酒浅,秋云如妒蟾明。
幽人闻雁若闻莺。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
诗学笑中偷换,烛花醉里频倾。
罗衣迥立可怜生。五湖虽好在,客意欲登瀛。
潦水就像是在嘲讽酒的浅薄,秋天的云彩像是嫉妒蟾蜍的明亮。
隐士听到大雁的鸣叫,仿佛听到黄莺的歌声。更何况我心中有意向,菊花虽晚却显得无情。
诗词的学习在笑声中暗自变换,烛光下的花朵在醉意中频频倾覆。
穿着罗衣的我独自站立,感到无比可怜。五湖再美,我的心意却想要登上瀛洲。
作者介绍:赵彦端,宋代诗人,出身于文人家庭,早年才华横溢,后隐居于山水之间,崇尚自然,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一次席间聚会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及人情冷暖的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思考。
赵彦端的《临江仙》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潦水、秋云、菊花和烛花等自然元素,构建出一个充满秋意的氛围。在诗的开头,潦水与秋云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似乎在批评一种浮躁、浅薄的生活态度。接着,幽人听到大雁的鸣叫,仿佛在寻找某种内心的共鸣,这种对比使得孤独感愈发明显。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诗学笑中偷换”,显示了对诗词学习的独特理解,似乎在表达对传统诗词的调侃与重新诠释。最后的“罗衣迥立可怜生”则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使得诗句既有美感,又富含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潦水似讥酒浅”中的比喻,加深了诗歌的意象。同时,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人生孤独与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反映了宋代文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潦水似讥酒浅”意指:
A. 水很深
B. 生活的空虚
C. 酒的浓烈
D. 秋天的美丽
“菊晚近无情”中的“无情”指的是:
A. 菊花开得很晚
B. 菊花没有情感
C. 对生活的冷淡
D. 自然的残酷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与追求
C. 愤怒
D. 欣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