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3:04
作者:屈大均 〔明代〕
原文展示:
向笼葱摘取,问虫篆是谁书。似蠹绣丹经,鱼餐绿子,巧出仙馀。麻姑。戏将凤爪,印龙纹一晕一河图。更缀阴阳小押,辟邪留在冲虚。研朱。箨陨亦沾濡。掩映雪消初。笑带鱼与露,腻香春粉,总赠芳姝。林于。洞庭万树,奈斑斑只有泪如珠。那得双钩片片,惊鸾迹遍萧疏。
白话文翻译:
在笼罩的葱郁中摘取,询问那虫子留下的篆书是谁所书写。就像蛀虫在绣着丹经,鱼吃掉了绿子的残余,巧妙地显露出仙界的余韵。麻姑戏弄凤爪,印上龙纹,一缕一河图的美丽。更是缀上阴阳的小押,辟邪符留在空灵之中。研磨朱砂,竹叶也沾湿了。掩映着雪刚消融的早春。含笑带着鱼与露水,腻香春粉,总是赠送给那美丽的女子。林中,洞庭湖万树成林,唯有斑斑泪珠,流淌不止。如何能得到双钩的片片,惊动了鹤的足迹,散落在萧条的景致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30),明代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人情,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期,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感悟和情感。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竹业符》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以“向笼葱摘取”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通过“问虫篆是谁书”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现出对生命痕迹的思考。在对麻姑的描写中,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凤爪与龙纹象征着神秘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神话传说的融入。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春天的气息,通过“腻香春粉”与“笑带鱼与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从自然的细微之处入手,逐步展开对人生、情感的思考,最终在“奈斑斑只有泪如珠”的结尾,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人生如梦,时光易逝。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游刃有余,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美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虫篆”指的是什么?
“麻姑”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雪消初”意指什么季节的变化?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