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昭君怨

《昭君怨》

时间: 2025-05-09 21:34:36

诗句

一从关塞隔,长悬双泪痕。

未晓戎王礼,堪怀汉主恩。

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

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1:34:36

原文展示

昭君怨

一从关塞隔,长悬双泪痕。
未晓戎王礼,堪怀汉主恩。
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
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

白话文翻译

自从被隔在边关,泪水长久挂在脸上。
不知戎王的礼遇,心中只怀念汉主的恩德。
风沙遮蔽了白天,雨雪使得黄昏更加昏暗。
何不随同南飞的大雁,每年都回到玉门关?

注释

字词注释

  • 关塞:指边疆的关口与防线。
  • 双泪痕:指眼泪的痕迹,形容悲伤。
  • 戎王:指外族的统治者或王。
  • 汉主:指汉朝的统治者,这里暗指王昭君所思念的汉元帝。
  • 玉门: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关口,象征着故乡。

典故解析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著名人物,她因政治联姻被送往匈奴,成为了匈奴王的妻子,后世称为“昭君出塞”。此诗通过昭君的视角表达了她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匈奴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是修,明代诗人,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及社会现实,以细腻的情感和扎实的诗艺著称。

创作背景
《昭君怨》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与文化复兴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昭君的故事,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昭君怨》通过王昭君的视角,描绘了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直接表露了昭君自从离开故土后,眼泪常挂的悲惨境遇,展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第三句“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以自然景象映衬了她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暗示了外部环境对她情感的影响。最后一句“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则以大雁的迁徙作为对比,抒发了她对回归故乡的渴望,深切传达了离别的苦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诗人将个人的思念与历史的沉重结合,形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从关塞隔,长悬双泪痕。”:自从被隔绝在边关,眼泪久久不干,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情。
  • “未晓戎王礼,堪怀汉主恩。”:未能明白匈奴王的礼遇,心中却只惦记汉朝的恩德,反映了文化与身份的冲突。
  • “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外界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悲苦相互交织,造成了无尽的孤独。
  • “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希望能像大雁一样,每年都能回到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向往。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使用了对仗,通过自然现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乡与离别,表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在昭君的身上折射出普遍的人生困境,引发读者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塞:象征着隔绝与孤独。
  • 双泪痕:代表着思念与悲伤。
  • 风沙与雨雪:暗示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苦闷。
  • 阳雁:象征着归属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昭君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唐代
    B. 隋代
    C. 汉代
    D. 明代

  2. “双泪痕”中“双”字的意思是什么?
    A. 一次
    B. 两次
    C. 两条
    D. 多次

  3. “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亦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描绘了离家的情感。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二者皆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但《昭君怨》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而《登鹳雀楼》则体现了一种壮阔的气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2. 《明清诗人研究》
  3. 《王昭君的历史与传说》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文字觑天巧 定风波·野草闲花不当春 满江红 江山庆云桥 鹧鸪天(赋牡丹,主人以谤花索赋解嘲) 东坡引·花梢红未足 鹧鸪天·占断雕栏只一株 玉楼春(效白乐天体) 鹧鸪天(和赵晋臣敷文韵) 摸鱼儿·更能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慧心灵性 己字旁的字 为仁不富 角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不脩边幅 谈若悬河 岢峻 把揽 山贡 紫舌 滔天之势 鹵字旁的字 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龙争虎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