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昭君怨 其一

《昭君怨 其一》

时间: 2025-05-06 18:55:34

诗句

泛指朱弦清越。

断续顿成凝咽。

环佩出明光。

泪千行。

塞上惊沙风起。

何似汨罗江水。

离诀有同心。

不同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5:34

原文展示:

泛指朱弦清越。
断续顿成凝咽。
环佩出明光。
泪千行。
塞上惊沙风起。
何似汨罗江水。
离诀有同心。
不同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悠扬的琴声,宛如朱弦轻灵清越,但每每断续,令人心中涌起浓浓的哀伤。环佩清脆的声音似乎在映照着明亮的光芒,而泪水如同千行细雨般流淌。边塞的沙尘与风暴骤起,令人不由得想起汨罗江的水流。尽管分别的心意是一致的,但却无法在音律上相通。

注释:

  • 泛指:泛泛而谈,指代不具体。
  • 朱弦:古代乐器的弦,红色的弦代表清亮的声音。
  • 断续:声音时断时续,形成一种凝重的情感。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器,发出清脆的声音。
  • 明光:明亮的光辉,象征美好和希望。
  • 塞上:指边疆地区,通常环境荒凉。
  • 汨罗江:历史上著名的江河,传说中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象征离别和哀伤。
  • 同心:虽有相同的心意,但因距离和环境,无法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于18世纪,擅长诗词,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其诗风受唐宋诗词影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昭君怨》系列诗作灵感来源于王昭君的故事,昭君因政治原因被送往匈奴,表现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受。该诗写作于清代动荡时期,诗人借古抒今,表达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反思。

诗歌鉴赏:

《昭君怨 其一》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开篇即以“泛指朱弦清越”引入,悠扬的琴声仿佛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思念的氛围中。朱弦的清越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恰如昭君那种无法言表的离愁别绪。诗中“断续顿成凝咽”,不仅描绘了音乐的起伏,也暗示着内心的痛苦与不安,情感的表达层次丰富。

接着,诗人用“环佩出明光”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与气质,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向往。随着“泪千行”的出现,情感达到高潮,泪水的流淌不仅是对离别的哀悼,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追忆。

“塞上惊沙风起”更是将环境与情感结合,边塞的荒凉与风暴象征着不安与动荡,令人心生不安。而“何似汨罗江水”则引发人们对历史的联想,昭君的命运与屈原的悲剧交织,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共鸣。

最后,诗的结尾“离诀有同心,不同音”点明了主题,尽管离别时的心意是相通的,但由于环境的改变,彼此之间却无法再有相同的音律。全诗在悲情中蕴含着对命运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与人性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泛指朱弦清越:音乐的旋律宛如轻盈的朱弦,隐喻着美好的回忆。
  2. 断续顿成凝咽:琴声时断时续,仿佛情感的起伏,令人心中涌起悲伤。
  3. 环佩出明光:美丽的女子佩戴玉器,象征着光辉的记忆。
  4. 泪千行:泪水如同细雨,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尽思念。
  5. 塞上惊沙风起:边塞的风暴象征着外界的动荡与内心的烦扰。
  6. 何似汨罗江水:将离别的情感与屈原的悲剧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历史感。
  7. 离诀有同心:尽管心意相通,但因环境的不同,无法再相聚。
  8. 不同音:强调了离别带来的隔阂,情感无法再有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朱弦,形象生动。
  • 对仗:如“离诀有同心,不同音”,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音乐与情感结合,赋予琴声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泪水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考与对命运的感慨。昭君的故事在此被赋予了普遍的情感内涵,映射出人们对爱情与命运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弦:象征美好、清晰的音声与记忆。
  • 环佩:代表女子的美丽与优雅。
  • 泪水:表达离别的痛苦与思念。
  • 塞上:象征荒凉与动荡的环境。
  • 汨罗江:历史与悲剧的象征,增强诗的文化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弦”主要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美好回忆
    • C. 失落
  2. “泪千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喜
    • B. 哀伤
    • C. 愤怒
  3. 诗的结尾“不同音”意味着什么?

    • A. 心意不同
    • B. 环境的改变导致的距离感
    • C. 误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思乡情绪,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现了对爱情与命运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与《昭君怨》的情感基调虽不同,但都涉及到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深度解析与鉴赏。
  • 《唐诗宋词选》:相关诗词的汇编与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闻蝉寄贾岛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送顾非熊下第归越 送徐州韦仅行军 罢武功县将入城 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寄主客刘员外(禹锡) 秋中夜坐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二十三 别胡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宣坛 属棺 俨乎其然 至字旁的字 发痧 夸功自大 包含粒的成语 匸字旁的字 牵四挂五 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含垢忍辱 辰字旁的字 体顺 宝结尾的成语 单人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社会贤达 足开头的成语 伟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