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52
胡程寺二首
作者: 李吕 〔宋代〕
忽逢劬劳旦,儿女拜我前。
低头勿颂寿,乃翁实不天。
东南西北去,日月时序迁。
目断乌江麓,高坟锁暝烟。
偶然遇到辛劳的早晨,儿女们在我面前拜见。
低头不要祝我长寿,实际上我已不再年轻。
东南西北都在远行,日月时序在不断更替。
目光断望乌江边,苍茫的高坟锁住了朦胧的烟雾。
“乌江”是历史上著名的江河,与许多悲壮的历史事件相关,特别是与楚汉战争有关的故事。诗人提到乌江,可能是在感慨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此诗作于一个早晨,诗人可能在寺庙中,见到儿女们向自己致敬,感受到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因而生发出对长寿的反思。
《胡程寺二首》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早晨的描写,引入了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忽逢劬劳旦”,似乎是诗人对生活辛苦与努力的感慨,结合“儿女拜我前”,显示出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流动。在这样的场景中,诗人却低头拒绝了儿女的祝寿,表现出他对自身年华已逝的无奈与思索。
第二部分讲述了“东南西北去,日月时序迁”,在时光的流逝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最后一句“目断乌江麓,高坟锁暝烟”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乌江的意象既是历史的沉重,也是个人生命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尽头的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既有对家人亲情的珍视,也对生命的短暂有着深刻的了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对家庭的珍视。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东南西北”代表什么?
诗人拒绝祝寿的原因是什么?
“目断乌江麓”中的“乌江”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