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习家池亭

《过习家池亭》

时间: 2025-05-10 07:31:17

诗句

山简一时适,习家千古亭。

中原天扰扰,刺史日冥冥。

白帢人何在,铜鞮客试听。

池留歌眼碧,峰压酒痕青。

胜地真堪醉,清朝渐爱醒。

婆娑欲小住,眠鹭起遥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1:17

原文展示

过习家池亭
作者:王世贞 〔明代〕

山简一时适,习家千古亭。
中原天扰扰,刺史日冥冥。
白帢人何在,铜鞮客试听。
池留歌眼碧,峰压酒痕青。
胜地真堪醉,清朝渐爱醒。
婆娑欲小住,眠鹭起遥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习家池亭的美丽景色。山的简朴在此时显得格外适合,习家池亭则承载了千古的历史。中原的天色暗淡,刺史的日子也仿佛沉沉无光。白帢的游人不知所踪,铜鞮的客人正在细细倾听。池水碧绿如眼,山峰上酒痕犹存。这里的胜地实在让人陶醉,清晨的醒来渐渐让人心生依恋。身处这美丽的环境中,想要稍作停留,远处的白鹭在水边悄然起舞。

注释

  • 习家池亭:指习家池的亭子,习家池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 山简:山的景色朴素简单。
  • 刺史:古代地方官员,负责治理地方。
  • 白帢:白色的帽子,指代游人或文人。
  • 铜鞮:古代的一种鞋子,象征客人。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通常指白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诗歌强调自然之美、人生哲理,多以描写山水、抒发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世贞游览习家池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习家池亭》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山水诗,展现了王世贞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山简一时适”引入,简洁而富有哲理,表明在这山水之间,恰如其分的适合着人们的心境。接着诗人描绘了习家千古亭的悠远历史,带给人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中原的天色“扰扰”,刺史的“日冥冥”,则暗示了政治动荡与人生的迷茫,形成了与美景的强烈对比。

后半部分的意象构建更为生动,描绘了白帢人和铜鞮客的形象,展现了游人的匆匆与静谧的环境形成对照。“池留歌眼碧,峰压酒痕青”,不仅描绘了水的清澈和山的苍翠,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沉醉与乐趣。最后一句“眠鹭起遥汀”则将自然与人的生活融合,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的自然图景,表现了诗人对这一胜地的留恋。整首诗流畅而富于变化,情感真挚,展示了王世贞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简一时适”:简朴的山景在此时显得十分契合。
    • “习家千古亭”:习家亭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 “中原天扰扰”:中原地区的天色阴沉,给人一种困扰的感觉。
    • “刺史日冥冥”:刺史的日子也在沉闷中度过。
    • “白帢人何在”:白帢的游人不知所踪。
    • “铜鞮客试听”:铜鞮的客人正在倾听周围的声音。
    • “池留歌眼碧”:池水如眼睛般碧绿,留住了歌声。
    • “峰压酒痕青”:山峰压迫着青色的酒痕。
    • “胜地真堪醉”:这个胜地实在让人陶醉。
    • “清朝渐爱醒”:在清晨的光辉中渐渐清醒。
    • “婆娑欲小住”:舞动的白鹭让人想要停留。
    • “眠鹭起遥汀”:远处的白鹭在水边优雅地起舞。
  • 修辞手法

    • 比喻:“池留歌眼碧”,用“眼”来形容池水的颜色,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多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眠鹭起遥汀”,赋予白鹭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稳定与坚韧,代表自然的永恒。
  • :代表生命与灵动,体现诗人的情感流动。
  • :象征着人文历史,承载着诗人的思考与情感。
  • 白鹭:象征着优雅与自然之美,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习家池亭”主要是指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处古迹
    • C. 一座亭子
    • D. 一条河流
  2. 诗中“白帢人”指的是谁?

    • A. 游人
    • B. 文人
    • C. 官员
    • D. 农民
  3. 诗中描绘的“池留歌眼碧”意在表达?

    • A. 池水清澈
    • B. 池水浑浊
    • C. 池水平静
    • D. 池水温暖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望庐山瀑布》李白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王世贞的《过习家池亭》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对美的沉醉,而李白则表现了对离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感。两者都深刻表达了个人情感,但其侧重点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世贞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公子 醉公子 次史梅溪韵,蜡雪 醉公子 本意 醉公子 醉公子 其二 醉公子 其一 醉公子·门外猧儿吠 梦玉人引 梦玉人引 梦玉人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首不悔 包含俎的成语 繁文末节 以售其术 赤字旁的字 纤过 耳软心活 品头论足 言字旁的字 庙堂之器 耒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椒花雨 鸟字旁的字 虚生 包含蹇的成语 驼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