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乌衣园)

《南乡子(乌衣园)》

时间: 2025-08-12 23:04:57

诗句

醉罢黑瑶池。

渺渺春云海峤归。

画栋珠帘成昨梦,谁知。

百姓人家几度非。

相对语斜晖。

肠断江城柳絮飞。

再见玉郎应不认,堪悲。

也被缁尘染素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3:04:57

原文展示: 南乡子(乌衣园) 作者:黎廷瑞 〔宋代〕

醉罢黑瑶池。渺渺春云海峤归。画栋珠帘成昨梦,谁知。百姓人家几度非。 相对语斜晖。肠断江城柳絮飞。再见玉郎应不认,堪悲。也被缁尘染素衣。

白话文翻译: 喝醉后离开了黑瑶池。遥远的春云仿佛归向海边的山峰。华丽的建筑和珠帘已成为昨日的梦境,谁能知晓。百姓的生活经历了多少变迁。 面对面交谈在斜阳下。心中悲痛如江城飘飞的柳絮。再次见到心爱的人可能已认不出,真是悲哀。连洁白的衣裳也被世俗的尘埃所染。

注释:

  • 黑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诗人醉后的幻境。
  • 海峤:海边的山峰。
  • 画栋珠帘:形容建筑华丽,装饰精美。
  • 几度非:多次变迁。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素衣:洁白的衣裳。

诗词背景: 黎廷瑞,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南乡子》描绘了诗人醉后的幻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醉后的幻境与现实的残酷,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社会变迁的无奈感慨。诗中“画栋珠帘成昨梦”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也是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而“百姓人家几度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变迁的普遍性和深刻性。结尾的“也被缁尘染素衣”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被世俗所污染,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醉罢黑瑶池”,以醉后的幻境开篇,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氛围。
  • “渺渺春云海峤归”,春云归向海峤,形象地描绘了幻境的遥远与神秘。
  • “画栋珠帘成昨梦”,通过对比过去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 “百姓人家几度非”,揭示了社会变迁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 “相对语斜晖”,在斜阳下交谈,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 “肠断江城柳絮飞”,以柳絮飞舞象征内心的悲痛。
  • “再见玉郎应不认”,表达了再次相见的陌生与悲哀。
  • “也被缁尘染素衣”,象征着内心的纯洁被世俗所污染。

意象分析:

  • 黑瑶池:象征着醉后的幻境,超脱现实。
  • 春云海峤:象征着幻境的遥远与神秘。
  • 画栋珠帘:象征着过去的美好生活。
  • 缁尘:象征着世俗的污染。
  • 素衣:象征着内心的纯洁。

互动学习:

  1. 诗中的“黑瑶池”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醉后的幻境 C. 仙境 D. 世俗的污染 答案:B

  2. “画栋珠帘成昨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B

  3. “也被缁尘染素衣”中的“缁尘”象征着什么? A. 内心的纯洁 B. 世俗的污染 C. 过去的美好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比,黎廷瑞的《南乡子》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变迁的无奈。
  •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相比,黎廷瑞的《南乡子》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黎廷瑞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三传赴长城尉(一作送前辈读三传任长城尉) 隐岩陪郑少师夜坐 东湖赠僧子兰(一作题兰上人) 送友人游湖南 送沈先辈尉昭应 寄中岳颛顼先生 妾薄命 其二 归舟偶述 其一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谦逊下士 比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包含小的词语有哪些 语结尾的成语 贝字旁的字 擒贼擒王 举棋不定 压静 刀头剑首 感传 通照 鸿开头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不问 淫心匿行 趁水和泥 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