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3:11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
孟浩然
池上青莲宇,
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
过客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
还寻旧石筵。
平生竹如意,
犹挂草堂前。
在池塘边上,有青莲的亭子;
在树林中,有白马的泉水。
故人已化为异物,
我这个过客只能独自流泪。
既然已经拜访了新松的塔,
不妨再去寻找那旧时的石筵。
一生中有如意的竹子,
如今仍挂在草堂的前面。
诗中提到的“青莲”、“白马”与“竹”都富有象征意义,青莲代表清白与高洁,白马则象征纯洁与优雅。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诗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人和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浩然吟游山水之间,表达了他对已故友人的追忆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反映出他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塑造了一个宁静、优雅的环境。诗人在青莲亭和白马泉之间游走,既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又不禁回想起昔日的朋友,情感深邃而细腻。在对比中,故人已成异物,过客的孤独感愈加明显,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提到的新松塔和旧石筵,既是对新事物的尊敬,也是对旧友情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最后一句“犹挂草堂前”,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竹子作为诗人理想生活的象征,展示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持。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青莲宇”与“白马泉”形成对比,展现自然之美;“故人成异物”则使用了形象的比喻,表现时代变迁下的感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人生的孤独与无常,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马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纯洁
C. 权力
答案:B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如何?
A. 忘记
B. 怀念
C. 轻视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竹”有何象征意义?
A. 富贵
B. 坚韧与高洁
C. 努力
答案:B
王维《山居秋暝》: 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孟浩然更侧重于人与友谊的怀念,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与心灵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