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3:27
老马一首
—— 刘克庄
脊疮蹄蹇瘦阑干,
火印年深字已漫。
野磵有冰朝洗怯,
破坊无壁夜嘶寒。
身同退卒支残料,
眼见新驹鞁宝鞍。
昔走塞垣如抹电,
安知末路出门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老马的艰辛与无奈。它的脊背上长满了伤疤,四蹄也因年老而瘦弱,像是被绑在了栏杆旁。火印的痕迹在岁月中已变得模糊,野外的冰冷早晨让它感到害怕,晚上在破旧的马厩中,它的嘶鸣声在寒冷中显得格外孤独。它的身体与那些退役的士兵一样虚弱,眼前却只能看到年轻马匹身上披着华丽的鞍具。昔日它曾如闪电般驰骋在边塞,如今却不知自己已难以出门。
刘克庄,字季真,号梅村,世称刘梅村,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经历与感受,具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时光的感慨之际。诗中通过对老马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与无奈,体现了对年华渐逝的忧虑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刘克庄的《老马一首》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老马的衰老与无奈,借此反映人到晚年的孤独与困惑。诗中的老马不仅是一个动物的象征,更是一种生命状态的代表。诗的开头通过“脊疮蹄蹇”描绘出老马的衰败,再通过“火印年深字已漫”表现其经历的沉重与漫长。接下来,诗人以“野磵有冰朝洗怯”描绘早晨的寒冷,表现老马在自然环境中的脆弱及对新生的恐惧,反映出衰老后的不安与孤独。
在“身同退卒支残料”中,老马与退役士兵相提并论,生动地揭示了晚年人和马的共同命运,表达出一种对被遗忘的无奈感。最后一句“安知末路出门难”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真实,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无情,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我处境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老马的视角,反映出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残酷,表达了对衰老与孤独的深刻感慨。诗人借老马的经历,传达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力感。
老马的脊背上有什么?
“身同退卒支残料”中,老马与谁相提并论?
诗中提到的“新驹”象征什么?
可以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刘克庄的《老马》更突出衰老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狂放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