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3:48
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
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
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
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
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
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
明主亲临决,诸儒共讲论。
裨谌谩求野,戴圣自专门。
伋学方垂范,聃书盍塞源。
四篇殊建武,百问陋开元。
会稡新编钜,芟夷聚讼繁。
俚辞羞狗曲,小辨戒猩言。
舞蹈威颜近,传宣诏语温。
昭回洒牺画,燕衎洽尧樽。
宝带颁藏府,名驹出大宛。
左扌右秉持叨象版,烹啜试龙园。
羁贱均蝼蚁,清华缀鹭鹓。
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
占毕无嘉颂,将何报上恩。
这首诗表达了对礼乐治国的重视,强调了礼仪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王朝的建立依靠礼法来稳定国家,分明的等级制度和礼仪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诗中提到,君主应当谦逊,而臣子也不应私自揣测自己的地位。诗人借用历史典故,提到秦国因轻视礼法而覆灭,鲁国则因坚持礼法而存续。他呼吁重视经典文献,认为民间的风俗和文化不应被抹去。
明主亲自参与治国,众儒共同讨论,显示出治国理念的开放与包容。诗中还提到学术的传承与经典的重视,强调治国理政不仅要依赖于权力,更要依赖于文化和礼仪。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认为如果不重视文化教育,国家将难以长久。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直白、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为特点,尤其擅长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面对内外困扰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风气的思考。
这首诗以礼法为中心,强调了礼仪在国家治理中的不可或缺性,诗人以历史典故警示统治者,劝诫他们重视礼法与文化。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秦国与鲁国的兴衰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礼法的重要性。诗人不仅关注政治,还关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在诗中多次提到经典文献与学术的重要性。
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通过对礼法的强调,诗人表现了对社会和谐与安定的渴望,展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不仅是一篇治国理政的箴言,更是一曲对文化传承的赞歌,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围绕礼法、文化与国家治理展开,强调了礼仪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的渴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秦国为何覆灭?
诗中提到的“明主”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