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陆务观所藏阿罗汉像一轴

《书陆务观所藏阿罗汉像一轴》

时间: 2025-05-07 19:40:57

诗句

大阿罗汉十有六,一一腾空见人足。

手持贝叶坐禅林,称不动尊惟我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0:57

原文展示:

大阿罗汉十有六,一一腾空见人足。手持贝叶坐禅林,称不动尊惟我独。

白话文翻译:

这幅阿罗汉像中有十六位大阿罗汉,他们都在空中显现着人类的双足。手中各持贝叶,坐在禅林之中,唯有我被称为不动尊。

注释:

  • 阿罗汉:在佛教中,指已经证得涅槃、解脱的人。
  • 腾空:指升空、飞起,表示超脱于世俗。
  • 贝叶:指一种古代书写材料,通常用贝壳或树叶制作。
  • 坐禅林:指修行打坐的地方。
  • 不动尊:指佛教中的不动明王,象征着坚定和不动摇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期,号澄江,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善于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受到当时文人的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曾几对陆务观所藏阿罗汉像的感悟之际。陆务观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他所藏的阿罗汉像代表了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诗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文化的传播、艺术形式的表现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阿罗汉像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超然的境界和深邃的哲理。诗中提到的“十有六”,不仅是对阿罗汉数量的简单叙述,更是对信仰的尊重与崇敬。每一位阿罗汉“腾空见人足”,这一意象不仅体现了他们的超脱与自在,也暗示了人间的渺小与无常。

“手持贝叶坐禅林”更是将佛教的静谧和修行的恬淡表现得淋漓尽致,贝叶作为古老的书写载体,代表了智慧与知识的传承。而“称不动尊惟我独”的自信表达,显示了诗人对自身修行状态的坚定信念,仿佛在宣示着个人的独特性与与众不同的精神之路。

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曾几作为一位诗人,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探索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阿罗汉十有六:指出阿罗汉的数量,引发读者对佛教人物的关注。
  2. 一一腾空见人足:强调他们的超凡脱俗,暗示人类的局限。
  3. 手持贝叶坐禅林:描绘了修行的场景,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4. 称不动尊惟我独:表现出个人的自信与特殊性,反映了对修行成果的骄傲。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腾空见人足”与“手持贝叶坐禅林”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阿罗汉、贝叶等意象富有文化内涵,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佛教信仰的推崇和对个人修行的自信。它通过对阿罗汉像的描绘,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意象分析:

  • 阿罗汉:象征着智慧和解脱。
  • 腾空:代表超凡的境界和精神的升华。
  • 贝叶:寓意智慧的传承和教义的传播。
  • 禅林:象征修行的环境,隐喻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罗汉有多少位?

    • A. 十
    • B. 十二
    • C. 十六
    • D. 二十
  2. “手持贝叶”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知识和智慧
    • C. 财富
    • D. 战斗
  3. “不动尊”指的是哪位佛教人物?

    • A. 释迦牟尼
    • B. 不动明王
    • C. 阿弥陀佛
    • D. 文殊菩萨

答案:

  1. C. 十六
  2. B. 知识和智慧
  3. B. 不动明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曾几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可以发现两者在面对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关系时,曾几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佛教文化与艺术》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秦涧泉修撰话旧 其一 常君殉节诗 梦草亭独坐适八弟定旃洛中书至 秋日雨后同朱笥河学士宋小岩洗马曹竹虚中允褚筠心侍读集汪持斋阁学邸舍时谈及邓尉山桂华之盛故有落句 登姑孰城楼 过清流关 寄梁山舟侍讲 其二 寄梁山舟侍讲 其一 寄徐孝廉位山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负山戴岳 聿字旁的字 络络 片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剑首一吷 肀字旁的字 包含郁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回寒倒冷 有始有终 用器 雨霰 拾遗求利 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否极生泰 吨海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