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

《卜算子》

时间: 2025-04-30 05:21:58

诗句

春是断肠时,花是伤心侣。

折得梅枝着意看,寄向谁边去。

身世有沧桑,哀乐无凭据。

纵有鸾笺千幅词,留得离情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1:58

原文展示:

卜算子
春是断肠时,花是伤心侣。
折得梅枝着意看,寄向谁边去。
身世有沧桑,哀乐无凭据。
纵有鸾笺千幅词,留得离情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是令人伤心的时节,花儿则是与心情相伴的伴侣。我折了一枝梅花,细心地欣赏,却不知道要寄给谁。我的身世经历了许多沧桑,喜怒哀乐都没有凭据。即使有千千万万的诗词可以写下离别的情感,但最终留住的还是那份离情。

注释:

  •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痛苦。
  • 伤心侣:指与心情相伴的事物,这里指花。
  • 梅枝:梅花的枝条,象征坚韧与高洁。
  • 鸾笺:指写诗的纸张,鸾是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美好事物。

典故解析:

“春是断肠时”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常在春天抒发离愁别恨,春日的美丽与心中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汤国梨,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会。首句“春是断肠时”直入主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伤感之间的强烈对比。花朵如同恋人般陪伴着诗人,但它们的美丽却无法消除心中的痛苦。通过“折得梅枝着意看,寄向谁边去”,诗人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却又无从寄托情感的无奈,增添了一层孤独感。接着,诗人提到“身世有沧桑”,道出自己经历了许多磨难,情感的喜怒哀乐都缺乏凭据,显得更加无助与迷茫。最后一句“纵有鸾笺千幅词,留得离情住”则是对诗歌创作的反思,尽管有千言万语,最终所能留下的不过是那份深沉的离情,留给读者一种无尽的惆怅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是断肠时:春天让人心痛,暗示离别的伤感。
  • 花是伤心侣:花儿成为心情的伴侣,表明春花虽美,却增添了伤感。
  • 折得梅枝着意看,寄向谁边去:折梅观赏却无处寄情,表现内心的孤独。
  • 身世有沧桑:经历了许多,感叹人生的无常。
  • 哀乐无凭据:情感的变化没有依据,暗示对人生的迷茫。
  • 纵有鸾笺千幅词:即使写下许多诗歌,仍无法抚平内心的伤痛。
  • 留得离情住:最终留下的只是对离愁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伤心的伴侣,增添感情的深度。
  • 对仗:上句和下句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开始,但同时也是离别的时节。
  • 梅枝: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离情: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是断肠时”中的“断肠”意指: A. 极度的悲伤
    B. 快乐的时光
    C. 生命的开始
    D. 美好的回忆

  2. 诗中提到的“鸾笺”指的是: A. 书信
    B. 诗稿
    C. 画卷
    D. 日记

  3. 诗人如何看待人生的情感? A. 充满希望
    B. 迷茫无助
    C. 快乐无比
    D. 自由自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汪国真的《春天的故事》与汤国梨的《卜算子》对比,前者表现了春天的希望与生机,后者则是对春天带来的离愁别恨的深刻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歌选》

相关查询

早春病中 调笑令·团扇 题石瓮寺 道中寄杜书记 外按 杂曲歌辞 其四 送于丹移家洺州 夜闻子规 宫中三台 宫词一百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雍开头的成语 马肥人壮 挑嘴 冠屦倒施 斤字旁的字 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往哲是与 取精用弘 包含埒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襟纫 水穢 金戈铁甲 糸字旁的字 狼毒 提土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浮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