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4:40
柏叶松其身,在时公手植。杂树谁所栽,一钱初不值。
这棵柏树的叶子松散地垂落着,是在当时的公(指种树的人)亲手栽种的。旁边的杂树又是谁种的呢?这树一开始连一文钱都不值。
“在时公手植”可能暗指古代重视植树造林的传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柏树在古代被视为吉祥之树,具有长寿、坚韧的象征。
曾几,字子远,宋代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曾几的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哲理思考,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此诗写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植树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注。诗中透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遗直堂》以生动形象的细节描绘了植物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柏树和杂树的对比,反映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的相对性。诗中通过“在时公手植”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在自然中的角色与责任。诗的最后一句“一钱初不值”,则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入思考,暗示不论是人或树,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而在于内心的感受与理解。
诗中提到的树种是什么?
A. 松树
B. 柏树
C. 杂树
“在时公手植”中的“公”指代什么?
A. 朋友
B. 种树的人
C. 官员
诗中提到的“一钱初不值”主要表达什么?
A. 物质价值
B. 生命的无常
C. 生命的价值
比较曾几的《遗直堂》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曾几更注重生长的过程,而陶渊明则强调宁静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