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6:54
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
曾几 〔宋代〕
缥缈炉烟上帝阍,
朝来一洗旱如焚。
垄头无复成龟兆,
水面初看起縠纹。
政使夏畦炊白玉,
未妨秋稼割黄云。
使君闵雨心犹在,
化得邦人不茹荤。
在缥缈的烟雾中,上天的阍门显得模糊,
今晨的雨水将干旱的烈焰一扫而空。
田垄上不再见到龟兆的征兆,
水面初现波纹,仿佛在轻轻荡漾。
这场雨使得夏季的田地煮出白玉般的米饭,
并未妨碍秋天的收割在黄云之下。
使君你心中仍挂念着雨水,
这雨化作了百姓的福祉,让他们不再食用荤腥。
曾几,字子升,号玉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常充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怀。
此诗写于乙卯年(公元1125年),时值江南严重干旱,诗人因天候变化而作此诗,旨在表达对雨水的渴望和感恩之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旱之后雨水降临的喜悦。开篇“缥缈炉烟上帝阍”,描绘了烟雾缭绕的神秘场景,营造了一种超现实的氛围。接下来的“朝来一洗旱如焚”,则直接表达了雨水的珍贵,给人以清新和希望的感觉。诗中“垄头无复成龟兆”一句,通过对龟兆的引用,表现出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对干旱的恐惧。水面上初升的波纹,象征着生机的复苏。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怀。诗的尾声“使君闵雨心犹在,化得邦人不茹荤”,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体恤百姓的艰难,施惠于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描绘与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当权者的期盼。
诗中提到的“龟兆”指的是什么?
A. 幸福
B. 吉凶的预兆
C. 雨水
D. 食物
“朝来一洗旱如焚”中的“一洗”是什么意思?
A. 一次洗涤
B. 一场雨
C. 一次干旱
D. 一次丰收
诗中提到的“政使”指的是谁?
A. 普通百姓
B. 当权者
C. 农夫
D. 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