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36
东海有蟠桃,托根在蓬莱。
结实三千岁,谁能见花开。
此树寿命长,世传王母栽。
思昔通天观,灵驭排云来。
汉苑不可种,茂陵非仙才。
回视三山下,清浅飞黄埃。
东海上有棵蟠桃树,根扎在蓬莱仙境。
它的果实已有三千年的寿命,但谁能够看到它开花呢?
这棵树的寿命极长,传说是王母娘娘所种。
想当年在通天观,神仙驾着灵车穿云而来。
汉朝的皇家园林无法种植,茂陵之地也不是仙人的才华。
回头看三山脚下,清淡的黄尘飞扬。
胡奎,明代诗人,性格洒脱,擅长诗词,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物事迹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该诗写于明代,反映出诗人对长生不老和仙人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顾况读书台二首 其二》通过对蟠桃树的描写,展现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蟠桃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长生的象征,根扎蓬莱,表明其与仙境的紧密联系。诗中提到“结实三千岁”,强调了蟠桃的神秘和悠久,而“谁能见花开”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接着,诗人回忆起通天观的灵车,展现了古代神仙生活的超然和神秘。后半部分通过对汉苑与茂陵的描绘,表明了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清浅飞黄埃”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中,蕴含了深沉的哲理和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东海有蟠桃,托根在蓬莱。
描述了蟠桃树的生长环境和神秘背景,给读者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结实三千岁,谁能见花开。
强调了蟠桃的长寿,而花开却难得一见,暗示美好事物的稀缺。
此树寿命长,世传王母栽。
传说中的王母娘娘种下这棵树,增加了神话色彩。
思昔通天观,灵驭排云来。
回忆神仙的生活,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
汉苑不可种,茂陵非仙才。
反映出现实的局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无奈。
回视三山下,清浅飞黄埃。
最后回到现实,带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思考。
整首诗围绕长生不老的理想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
蟠桃树的根扎在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王母”指的是?
“谁能见花开”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