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2:14
原文展示
河传 送米紫来入燕
南陌,归客,紫骝骄。水驿山椒,路遥,落花如雨烟外飘。河桥,折残杨柳条。别酒西堂官烛短,红玉碗,醉也休辞满。漏声催,且徘徊,一杯,劝君更一杯。
白话文翻译
在南边的街道上,有归来的旅人,骑着紫色的骏马,显得格外骄傲。水边的驿站,山间的椒园,路途遥远,落花如同雨点一般在烟雾之外飘落。在河边的桥上,折断了杨柳的枝条。在西堂的告别酒宴上,官用的蜡烛时间短暂,用红玉碗盛酒,即使醉了也不要推辞满杯。漏壶的声音催促着时间,我们且徘徊不前,一杯接一杯,劝你再喝一杯。
注释
- 南陌:指南边的街道。
- 归客:归来的旅人。
- 紫骝骄:紫色的骏马,显得骄傲。
- 水驿山椒:水边的驿站,山间的椒园。
- 路遥:路途遥远。
- 落花如雨烟外飘:落花如同雨点一般在烟雾之外飘落。
- 河桥:河边的桥。
- 折残杨柳条:折断了杨柳的枝条。
- 别酒西堂官烛短:在西堂的告别酒宴上,官用的蜡烛时间短暂。
- 红玉碗:用红玉碗盛酒。
- 醉也休辞满:即使醉了也不要推辞满杯。
- 漏声催:漏壶的声音催促着时间。
- 且徘徊:我们且徘徊不前。
- 劝君更一杯:劝你再喝一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为送别友人米紫来前往燕京(今北京)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归客的旅途景象和告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归客的旅途景象和告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诗中“紫骝骄”、“落花如雨烟外飘”等意象生动传神,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哀愁。而“别酒西堂官烛短”、“醉也休辞满”等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劝酒和不舍,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陌,归客,紫骝骄:开篇点明地点和人物,归客骑着紫色的骏马,显得骄傲。
- 水驿山椒,路遥:描绘旅途的艰辛,水边的驿站,山间的椒园,路途遥远。
- 落花如雨烟外飘:通过落花的意象,表现了离别的哀愁。
- 河桥,折残杨柳条:在河边的桥上,折断了杨柳的枝条,象征着离别。
- 别酒西堂官烛短:在西堂的告别酒宴上,官用的蜡烛时间短暂,暗示时间紧迫。
- 红玉碗,醉也休辞满:用红玉碗盛酒,即使醉了也不要推辞满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劝酒。
- 漏声催,且徘徊:漏壶的声音催促着时间,我们且徘徊不前,表达了不舍之情。
- 一杯,劝君更一杯:劝你再喝一杯,重复的句式增强了劝酒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落花如雨烟外飘”,将落花比作雨点,形象生动。
- 拟人:“紫骝骄”,将骏马拟人化,显得骄傲。
- 对仗:“南陌,归客”,“水驿山椒,路遥”,句式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告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骝骄:紫色的骏马,显得骄傲。
- 落花如雨烟外飘:落花如同雨点一般在烟雾之外飘落,象征离别的哀愁。
- 折残杨柳条:折断了杨柳的枝条,象征离别。
- 红玉碗:用红玉碗盛酒,象征富贵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紫骝骄”指的是什么?
A. 紫色的骏马
B. 紫色的花朵
C. 紫色的云彩
D. 紫色的山峰
-
“落花如雨烟外飘”中的“落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的哀愁
C. 秋天的丰收
D. 夏天的炎热
-
诗中“别酒西堂官烛短”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紧迫
B. 酒宴的丰盛
C. 官职的高低
D. 西堂的美丽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
- 李白《送友人》: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词对比:
- 朱彝尊《河传 送米紫来入燕》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朱彝尊的诗更注重描绘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哀愁,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朱彝尊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送别诗选》:收录了多首古代送别诗,可以与朱彝尊的诗作进行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