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竹外半窥娇面

《如梦令·竹外半窥娇面》

时间: 2025-04-30 16:58:55

诗句

竹外半窥娇面。

真个出尘体段。

没处可偷怜,空恁眼穿肠断。

休恋。

休恋。

只是与伊分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8:55

原文展示:

如梦令·竹外半窥娇面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竹外半窥娇面。
真个出尘体段。
没处可偷怜,
空恁眼穿肠断。
休恋。休恋。
只是与伊分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的是在竹子外面半隐半显的娇美面容,真是那种超凡脱俗的体态。无处可以去怜惜她,眼前的美丽却让人心肠寸断。不要再恋慕了,真的不要再恋慕了,只是与她的缘分太浅。

注释:

  • 娇面:美丽的面容。
  • 出尘:指超凡脱俗、不受尘世纷扰。
  • 偷怜:暗中怜惜。
  • 眼穿肠断:形容看着心痛。
  • 休恋:不要再恋爱了。
  • 分浅:指缘分浅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其风格受李清照等前辈影响,注重情感细腻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或许与作者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词中描绘的情景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和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如梦令·竹外半窥娇面》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清远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竹外”这个意象,表现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与欣赏,竹子本身给人一种清幽、脱俗的感觉,和词中所描绘的“娇面”形成鲜明对比。词人通过“半窥”二字,表达出一种若即若离的美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更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与无奈。

接下来的“真个出尘体段”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女子的超凡脱俗,仿佛她不属于这个尘世,让人心生向往。而“没处可偷怜”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痛苦,尽管心中有爱,却无处宣泄,唯有心痛不已。

反复的“休恋”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自我劝解与无奈,尽管爱已深,却明白缘分浅薄,无法继续。整首词线条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复杂感受,既有欣赏之美,也有无奈之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外半窥娇面:在竹子外面,隐约看见那张美丽的面容。
  2. 真个出尘体段:这位女子的身姿真是超凡脱俗,令人心醉。
  3. 没处可偷怜:我无处可以私下怜惜她,感到无能为力。
  4. 空恁眼穿肠断:只得空看着她,心中却是万般疼痛。
  5. 休恋。休恋。:劝自己不要再恋慕了。
  6. 只是与伊分浅:只是与她的缘分太过浅薄。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竹外”暗示一种隐秘与美丽。
  • 对仗:如“休恋。休恋。”的重复,增强情感的紧迫感。
  • 意象:竹、娇面等意象交织,形成美与哀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隐秘与清幽,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 娇面:象征美丽与爱慕,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眼穿肠断:象征着对美的渴望与内心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赵长卿
    C. 苏轼
    D. 陆游

  2. “竹外半窥娇面”中“娇面”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美丽的面容
    C. 一种景象
    D. 一种心情

  3. “休恋”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爱情的放弃
    C. 对友情的珍惜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周邦彦的《兰陵王》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长卿的词更显得清幽、脱俗,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偏向于柔情似水,后者则更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受。

相关查询

伤春曲(满江红)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一) 清平乐 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乌啼月 凤栖梧 雁后归(想娉婷·三之二) 雁后归(临江仙人日席上作·三之一) 摊破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用非其人 担簦蹑屩 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虿尾书 需求侧 沉吟未决 主明臣直 施朱傅粉 齲字旁的字 单陋 包含隰的词语有哪些 引决自裁 病字头的字 辛字旁的字 器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