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曾少卿

《赠曾少卿》

时间: 2025-05-07 23:37:55

诗句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55

原文展示:

赠曾少卿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白话文翻译:

我吟诵《茶山》的诗,却不知茶山的真面目。今天偶遇你的嫡孙,讨论诗歌时得到了关键的启示。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已经不再流传,只有苏轼和黄庭坚的作品才得以一见。茶山的子孙,正如夜空中的星星,闪耀着同样的光芒。故乡的那些杰出人物,在笔下波澜壮阔,才华横溢。什么时候才能拔出那两把锋利的箭,来瞄准空中的目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吟诵,朗读。
  • 茶山:诗的主题,指代某个地方或象征。
  • 嫡孙:正宗的孙子,通常指家族中的优秀后代。
  • 关键:关键的道理、启示。
  •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的诗人。
  • 苏黄:指苏轼和黄庭坚,两位著名的宋代诗人。
  • 夜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故家:指故乡或家族。
  • 波澜健:形容诗文的气势宏伟。
  • 直两锋:形容锋利的箭,直指目标。

典故解析:

  • 李杜:李白和杜甫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诗在后世广为传颂。
  • 苏黄:苏轼和黄庭坚是宋代的著名词人,代表了宋词的高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熙,号若水,宋代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和生活为题材,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姜特立与曾少卿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后辈才俊的欣赏和对古典诗歌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与后辈之间的欣赏和交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面上是与曾少卿的交流,实际上是对诗歌本质的探讨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茶山诗”的吟诵,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但又带有一种对未知的迷茫之感。接下来,诗人提到“今朝逢嫡孙”,这是对曾少卿的赞赏,表明他在诗歌上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以及对当代诗人的期望,暗示着即使古代诗歌辉煌,但真正能传承下去的却是现代的才俊。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故家”的追忆与对后辈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希冀。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平和的语气中透出深刻的思考,既有对古代文学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觉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表达了对茶山诗的热爱,但又对其真正面貌的无知,暗示诗人对自身局限的自省。
  2.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意指与曾少卿的相遇让他获得了对诗歌的新见解,体现了交流的重要性。
  3.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与对当代杰出诗人的认可,反映出文化传承的变化。
  4.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以夜光比喻后辈的才华,暗示后辈与前辈的血脉相承。
  5.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赞美故乡的杰出人物,强调文学创作的力量与气势。
  6.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所作为,直指目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光”比作后辈的才华,形象生动。
  • 对仗:如“李杜”与“苏黄”,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诗的吟诵、对后辈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与对后辈的期望,体现了文化自觉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山:象征自然与诗歌的灵感源泉。
  • 嫡孙:代表优秀的后代,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 夜光:象征着希望、才华与光明的未来。
  • :象征着目标与追求,寓意着直面挑战的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我诵茶山诗”中的“茶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茶叶
    B. 一个地方或象征
    C. 诗歌的风格

  2. 诗中提到的“嫡孙”是谁的后代?
    A. 李白的后代
    B. 曾少卿的后代
    C. 苏轼的后代

  3. “李杜不再传”意味着什么?
    A. 李白和杜甫的诗不再流传
    B. 李白和杜甫的诗仍然流传
    C. 诗人对李白和杜甫的否定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姜特立的《赠曾少卿》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达了对时光与后辈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后辈的赞美与期待,后者则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初秋暮雨 遣骑迎家久稽来讯 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 见潭帅刘恭父舍人二首 其二 题左正卿寿慈堂 碧落堂暮景辘轳体 读书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同岳大用抚干雪後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米转刍 几字旁的字 徒读父书 坠兔收光 雨字头的字 乘便 谨备 言字旁的字 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其一,不知其二 申告 金字旁的字 洞隐烛微 云收雨散 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合格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