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55
赠曾少卿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我吟诵《茶山》的诗,却不知茶山的真面目。今天偶遇你的嫡孙,讨论诗歌时得到了关键的启示。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已经不再流传,只有苏轼和黄庭坚的作品才得以一见。茶山的子孙,正如夜空中的星星,闪耀着同样的光芒。故乡的那些杰出人物,在笔下波澜壮阔,才华横溢。什么时候才能拔出那两把锋利的箭,来瞄准空中的目标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熙,号若水,宋代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和生活为题材,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姜特立与曾少卿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后辈才俊的欣赏和对古典诗歌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与后辈之间的欣赏和交流。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面上是与曾少卿的交流,实际上是对诗歌本质的探讨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茶山诗”的吟诵,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但又带有一种对未知的迷茫之感。接下来,诗人提到“今朝逢嫡孙”,这是对曾少卿的赞赏,表明他在诗歌上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以及对当代诗人的期望,暗示着即使古代诗歌辉煌,但真正能传承下去的却是现代的才俊。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故家”的追忆与对后辈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希冀。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平和的语气中透出深刻的思考,既有对古代文学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觉和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诗的吟诵、对后辈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与对后辈的期望,体现了文化自觉和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我诵茶山诗”中的“茶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茶叶
B. 一个地方或象征
C. 诗歌的风格
诗中提到的“嫡孙”是谁的后代?
A. 李白的后代
B. 曾少卿的后代
C. 苏轼的后代
“李杜不再传”意味着什么?
A. 李白和杜甫的诗不再流传
B. 李白和杜甫的诗仍然流传
C. 诗人对李白和杜甫的否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