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 其四 闺中元旦

《南乡子 其四 闺中元旦》

时间: 2025-05-06 02:03:22

诗句

灯下了妆奁。

玳瑁堂前春色添。

万福归来无一事,憨憨。

自揭薰笼换绣衫。

迎喜出门檐。

笑看家家下竹帘。

瓜子满阶人莫扫,纤纤。

曾带脂香唾舌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22

原文展示:

灯下了妆奁。玳瑁堂前春色添。万福归来无一事,憨憨。自揭薰笼换绣衫。迎喜出门檐。笑看家家下竹帘。瓜子满阶人莫扫,纤纤。曾带脂香唾舌尖。

白话文翻译:

在灯下整理妆台,玳瑁镶边的堂前春色愈加美丽。万事皆已平安无事,我心欢愉。自己揭开薰笼,换上绣花衫。迎接新年喜气,走出门檐。微笑着看着邻家竹帘垂下。瓜子满地,大家都不去打扫,细细一笑。嘴边还留着脂香,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 妆奁:妆台,古代女子化妆的地方。
  • 玳瑁:一种珍贵的海龟壳,常用作装饰品。
  • 春色:春天的景色,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 万福:指各种祝福,通常在新年时使用。
  • 薰笼:一种熏香用具,古代常用来熏染衣物。
  • 绣衫:绣有花纹的衣服。
  • 竹帘:用竹子编制的帘子,常用来遮挡阳光。
  • 瓜子:指一种零食,象征着生活的闲适。
  • 脂香:指香脂的香气,通常形容妆容的香气。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描绘了古代女子在元旦节日中欢庆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节日的重视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字子明,号容斋,生于1480年,卒于1540年。他以才华横溢著称,诗词风格清新隽永,擅长描写生活细节和情感,作品多流传于世。

创作背景:

《南乡子 其四 闺中元旦》创作于元旦佳节,诗人以女子的视角描绘节日氛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家庭生活,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其四 闺中元旦》以节日的欢庆为主题,展现出一种温馨而恬静的生活场景。诗人在描写过程中,运用了细腻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妆奁、春色、薰笼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节日氛围。

诗歌开头“灯下了妆奁”,展现了女性在节日中精心打扮的情景,接着“玳瑁堂前春色添”则通过色彩的丰富,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紧接着“万福归来无一事,憨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安宁,内心的欢愉情感也随之而来。

之后“自揭薰笼换绣衫”则表明了女性在节日中对新衣的期待和新年的美好愿景,展现了一种追求美与幸福的生活态度。而“笑看家家下竹帘”,则是对周围邻里生活的观察,传达出一种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最后“瓜子满阶人莫扫,纤纤”则体现了节日的轻松氛围,诗人对生活中的闲适与乐趣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欢快与温暖,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下了妆奁:在灯光下,整理妆台,暗示女性在节日中准备打扮。
  2. 玳瑁堂前春色添:堂前的春色因妆点而更显生机。
  3. 万福归来无一事,憨憨:万事皆平安,心情欢愉,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
  4. 自揭薰笼换绣衫:自己打开熏香器,换上新衣,表现出节日的期待。
  5. 迎喜出门檐:迎接新年的喜气,走出门外,感受节日的气氛。
  6. 笑看家家下竹帘:微笑着看邻居家竹帘垂下,表现出对邻里生活的温暖关怀。
  7. 瓜子满阶人莫扫,纤纤:地上满是瓜子,大家都不去打扫,展现节日的悠闲。
  8. 曾带脂香唾舌尖:嘴边残留的香气,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福归来”比喻平安的到来。
  • 拟人:如“笑看家家”,赋予了诗人以情感。
  • 对仗:如“灯下了妆奁”和“迎喜出门檐”,形成对称结构,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节日生活的喜悦与满足,展现了女性在节日中自我打扮、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妆奁:象征女性的美丽与生活的精致。
  2.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新年的美好。
  3. 薰笼:象征着温暖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4. 竹帘:象征生活的安宁与和谐。
  5. 瓜子:象征着闲适生活,带来轻松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妆奁”是指什么? A. 书房
    B. 化妆台
    C. 餐厅
    D. 农田

  2. “万福归来无一事,憨憨”中“憨憨”指的是? A. 幸福的状态
    B. 忧愁的心情
    C. 忍耐的态度
    D. 忘却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瓜子”象征着什么? A. 忙碌
    B. 闲适
    C. 财富
    D. 忍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旦》 by 王安石
  • 《除夜》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元旦》:同样以元旦为主题,但更侧重于节日的庄重与历史感。
  • 陶渊明的《除夜》:则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尤侗的作品更加细腻温馨,展现了生活的欢愉,而王安石和陶渊明则更多地反映了人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道室试笔六首 其六 舟中作 雨夜枕上作 寄子虡 秋雨 休日行郡圃 初夏十首 其二 寄酬杨齐伯少卿 广都江上作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拿不出手 包含艾的词语有哪些 痛可言邪 缓决 桀黠擅恣 咋舌不下 馬字旁的字 包含祸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愕睨 走字旁的字 包含奁的词语有哪些 丁中 匸字旁的字 嘅然 妙语解颐 执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