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09
闷见戈鋋匝四溟,
恨无奇策救生灵。
如何饮酒得长醉,
直到太平时节醒。
我心中忧闷,看到战戈遍布四海,
恨不得有奇妙的计策来拯救众生。
我该如何才能饮酒长醉呢,
直到太平之时再醒来。
杜光庭,唐代著名诗人、道士。其诗风兼具道教思想与现实关怀,作品多反映对社会动乱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借酒浇愁,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无奈。
《景福中作》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四句中流露出深重的愁苦和对战乱的反思。第一句通过“闷见戈鋋匝四溟”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景象,给人的感觉是无处不在的战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战乱笼罩。接着,诗人以“恨无奇策救生灵”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恨不得能有奇妙的计策来拯救众生。这里不仅是对自己无能的自责,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深切忧虑。
在第三句中,诗人转而向饮酒寻求解脱,“如何饮酒得长醉”展现出他对现实的逃避,似乎只有在酒中才能找到片刻的安宁。而最后一句“直到太平时节醒”,则是对未来的期望,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整首诗虽然以颓废的情绪为主导,但在最后却又透出一丝希望,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杜光庭通过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悲伤中也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整首诗以战争的描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诗中“戈鋋”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饮酒达到什么目的?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可以将杜光庭的《景福中作》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前者更多地展现了对战争的忧虑,而后者则是对生活的纵情和豪放,反映了不同的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