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十咏 其五 平湖秋月

《西湖十咏 其五 平湖秋月》

时间: 2025-04-30 18:48:42

诗句

绿水连天月在湖,骊龙深夜弄明珠。

清光处处供娱赏,谁托冰心问玉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8:42

原文展示:

绿水连天月在湖,
骊龙深夜弄明珠。
清光处处供娱赏,
谁托冰心问玉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秋夜的美景:湖水碧绿,与天空相连,明月倒映在湖面上;在宁静的夜晚,骊龙似乎在玩弄明珠般的月光。清澈的光辉处处都能让人欣赏,究竟是谁把清洁的心灵托付给了这玉壶般的月亮呢?

注释:

  • 骊龙:传说中的龙,象征美丽而神秘的事物。
  • 明珠:这里比喻月光,形容其明亮。
  • 冰心:象征纯洁的心灵。
  • 玉壶:借指月亮,形容其光洁如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孙宸,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描绘水乡景致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平湖秋月》创作于西湖之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西湖的秋夜宁静而美丽,给了诗人灵感。

诗歌鉴赏:

《平湖秋月》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深邃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湖秋夜的宁静与美丽,湖水与天空的交融,月光的明亮,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骊龙在夜间玩弄明珠,暗示着自然的神秘和灵动。这种意象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人类情感与自然互动的表现。

后两句则引导出诗人的思考,清澈的光辉不仅是自然的景象,也是人们内心的反映。诗人以“谁托冰心问玉壶”结尾,发问让读者思考,是否有谁能够将自己的纯真与美好寄托于这如玉壶般的明月之中。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水连天月在湖:湖水碧绿,与天空交融,明月照映在湖面。
  2. 骊龙深夜弄明珠:夜晚的湖面如同骊龙在玩弄明珠,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璀璨。
  3. 清光处处供娱赏:清澈的月光随处可见,令人陶醉欣赏。
  4. 谁托冰心问玉壶:诗人发问,谁能够将纯洁的心灵寄托在月亮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明珠,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骊龙“弄明珠”,赋予自然以灵动的生命。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秋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 绿水:象征生命与活力,代表着自然的美好。
  • 明月:象征纯洁与希望,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冰心:代表纯真的情感与内心的宁静。
  • 玉壶:象征美的承载,寄托了诗人的思考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水”指的是哪种环境元素? A. 河流
    B. 湖泊
    C. 海洋

  2. “骊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力量
    B. 美丽与神秘
    C. 哀伤

  3. 诗人通过“谁托冰心问玉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美好的渴望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友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贺之章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平湖秋月》均描写了月夜的景象,但《静夜思》更注重对乡愁的表达,而《平湖秋月》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理想与哲思。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明代诗人李孙宸研究》

相关查询

秋社二首 其二 次韵范参政书怀 独坐绝句二首 湖上晚归 立夏前二日作 初冬有感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连日扶病领客殆不能支枕上怀故山偶成 立春後十二日命驾至郊外戏书触目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涩的成语 旁稽 揽权纳贿 人殊意异 舌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鹰头之蝇 筑岩钓渭 口壅若川 留尼汪岛 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转败为成 覆定 入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通起 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