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弟观用陶元亮归田园居韵

《次韵弟观用陶元亮归田园居韵》

时间: 2025-05-01 01:11:36

诗句

麻麦在东阡,桑柘在南陌。

鸟飞鱼在渊,生意各自适。

相逢如相知,非苟旦与夕。

此心乃平生,谁能开閒隙。

嗟彼何人斯,徒为形所役。

役役本无名,于何见劳绩。

富贵死之除,清閒终有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1:36

次韵弟观用陶元亮归田园居韵

作者: 陈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麻麦在东阡,桑柘在南陌。
鸟飞鱼在渊,生意各自适。
相逢如相知,非苟旦与夕。
此心乃平生,谁能开閒隙。
嗟彼何人斯,徒为形所役。
役役本无名,于何见劳绩。
富贵死之除,清閒终有益。


白话文翻译:

在东边的田地里种着麻和麦子,南边的田野上则是桑树和柘树。
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深渊中游动,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
我们相逢就像老朋友一样,哪是那早晚的偶然相遇?
我的心情就是平生的追求,谁能在我心中开出一条空隙呢?
叹息那些人,徒然为形体所役使。
这种忙碌本没有实质的意义,何必劳神费力呢?
富贵的生活终究会被死亡所终结,而清闲的生活却能够带来益处。


注释:

  • 麻麦: 指的是麻和麦子,二者都是重要的农作物。
  • 桑柘: 指桑树和柘树,桑树常用作养蚕的植物。
  • 生意: 生活的道理或生存的方式。
  • 相逢如相知: 形容相遇的亲切感。
  • 开閒隙: 指的是心中留出空间,表示对生活的思考。
  • 徒为形所役: 形容人被物质生活所束缚。
  • 役役: 忙碌的样子。
  • 富贵: 指的是富裕和地位。

典故解析:

此诗以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为韵,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隐居田园、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而闻名。陈著在此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田园生活的理想,常与陶渊明的思想相呼应。
创作背景: 诗作是在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中写成,表现了作者对宁静、清闲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劳碌的质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开篇描写了东阡南陌的农田景象,生动地呈现出农作物的生长与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以鸟鱼的自由生活对比人类的忙碌,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是生活的真谛。诗中“相逢如相知”一句,传达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挚情感,非偶然的相识,而是一种似曾相识的默契。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深入探讨劳动与生活的意义,强调“役役本无名”的观点,提出人在世俗生活中常常被物质所驱使,失去了自由的心灵。结尾则以“富贵死之除,清閒终有益”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追求名利终究是空幻,唯有清闲的生活才是长久的益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厚,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喧嚣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麻麦在东阡,桑柘在南陌: 描述自然景象,展现田园的丰收与生机。
  2. 鸟飞鱼在渊,生意各自适: 通过鸟鱼的自由,强调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3. 相逢如相知,非苟旦与夕: 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深情连接不是偶然,而是心灵的默契。
  4. 此心乃平生,谁能开閒隙: 诗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追求,没人能打扰。
  5. 嗟彼何人斯,徒为形所役: 叹息那些为外物所累的人。
  6. 役役本无名,于何见劳绩: 忧虑繁忙的生活没有真正的价值。
  7. 富贵死之除,清閒终有益: 富贵是短暂的,而清闲的生活才是长久且有益的。

修辞手法:

  • 对比: 自然与世俗的对比,强调生活的意义。
  • 比喻: 用鸟鱼来象征自由的生活。
  • 排比: 反复强调生活的状态,增强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闲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麦: 象征着丰收与辛勤。
  • 桑柘: 代表着田园的和谐与安宁。
  • 鸟鱼: 自由与无拘无束的象征。
  • 富贵: 物质世界的短暂与虚幻。
  • 清闲: 内心的宁静与持久的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农作物有哪些?
    A. 稻米 B. 麻麦 C. 菜豆

  2. 诗人认为清闲的生活有哪些益处?
    A. 长久的幸福 B. 名利 C. 忙碌

  3. 诗中“役役本无名”的意思是?
    A. 忙碌有意义 B. 忙碌没有实质意义 C. 忙碌是生活的全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田园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陈著的诗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内心的宁静,陶渊明则更侧重于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陶渊明全集》
  3.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张安道生日二首 九日三首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其二 又次韵游小云居 初成遗老斋二首 中秋见月寄子瞻 寒食赠游压沙诸君 梦中咏醉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差结尾的成语 审览 竭诚相待 共存 乛字旁的字 五陵英少 鼓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包含杯的成语 纸上跃然 争强斗狠 非熊非罴 来春 名下无虚士 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柳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