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寄

《鹧鸪天•寄》

时间: 2025-04-28 23:35:02

诗句

两小无猜直到今。

丙寅鹊脑惯同斟。

鸳鸯向午常交颈,豆蔻多时始见心。

曾赋别,几嗣音。

天涯南北雁难寻。

归来朱鸟窗前看,应有蛛丝网画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5:02

原文展示:

鹧鸪天•寄
作者:董以宁 〔明代〕
两小无猜直到今。
丙寅鹊脑惯同斟。
鸳鸯向午常交颈,
豆蔻多时始见心。
曾赋别,几嗣音。
天涯南北雁难寻。
归来朱鸟窗前看,
应有蛛丝网画琴。

白话文翻译:

两小无猜的情谊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丙寅年,鹊脑酒常常一起斟饮。
鸳鸯在午后的阳光下常常亲密交颈,
豆蔻年华的少女在许久之后才开始懂得心意。
曾经赋诗别离,不知有多少音信。
天涯海角,南北雁群都难以寻觅。
归来时,朱鸟在窗前凝视,
想必窗前的蛛丝上画着我的琴。

注释:

  • 两小无猜:指两个人小时候的天真无邪的感情。
  • 丙寅鹊脑:丙寅年是明代的一个年份,鹊脑是一种酒,常常与朋友共同饮用。
  • 鸳鸯向午:鸳鸯在午后的阳光下,象征着爱情的亲密与和谐。
  • 豆蔻:指年少的少女,象征青春期的懵懂。
  • 曾赋别:曾经作诗告别,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
  • 朱鸟:指朱雀,象征吉祥、守护之鸟。
  • 蛛丝网:意指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典故解析: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忠贞,常用于描述一对情侣之间的深厚情感。
  • 豆蔻:在古代诗词中,豆蔻多用来指代青春少女,代表着初恋的纯真与懵懂。
  • 天涯南北:常用以表达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人们对友人、恋人间情感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人际关系的温暖和对爱情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寄》写于一个对旧时情谊的回忆之中,表达了对过去无邪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作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出情感的变化与时间的无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昔日情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开篇即以“两小无猜”引出,表现了童年时的纯真情谊,接着通过“丙寅鹊脑”表达对往昔友谊的珍惜。中间的“鸳鸯向午”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展现了恋人间的亲密,而“豆蔻多时始见心”则暗示了爱情的渐渐萌芽与成长。

结尾处,以“归来朱鸟窗前看,应有蛛丝网画琴”收尾,极具象征意义,表达出对过往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向往,仿佛在说,尽管时光荏苒,但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如在眼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小无猜直到今:表达了童年无忧无虑的情感,强调了这段情谊的持久性。
  2. 丙寅鹊脑惯同斟:提到共同饮酒的回忆,表现出亲密的友谊。
  3. 鸳鸯向午常交颈:描绘了鸳鸯在阳光下的亲密,象征着爱情的和谐。
  4. 豆蔻多时始见心:暗示少女对爱情的初识,表现出青涩与懵懂。
  5. 曾赋别,几嗣音:回忆曾经的离别与音信的稀少,体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6. 天涯南北雁难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寻找的困难。
  7. 归来朱鸟窗前看:暗示归来的希望与对美好景象的期待。
  8. 应有蛛丝网画琴:用蛛丝象征时间与生命的脆弱,画琴则表达了对音乐与艺术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鸟”比喻归来的希望。
  • 拟人:将物象如鸟、琴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童年情谊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岁月变迁中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无猜:象征纯真、无邪的感情。
  • 鸳鸯:代表忠诚与爱情的象征。
  • 朱鸟:象征着幸福与归属感。
  • 蛛丝: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两小无猜”指的是什么?

    • A. 夫妻关系
    • B. 童年友谊
    • C. 商业伙伴
  2. “丙寅鹊脑”中“鹊脑”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种酒
    • C. 一种鸟
  3. “豆蔻多时始见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青涩的爱情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表达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鹧鸪天•寄》与《离骚》:两者都表现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但《鹧鸪天》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离骚》则呈现出一种更为宏大的理想与追求。两者在情感表现上各有千秋,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调笑/调笑令 满庭芳(再赠叶宪) 满庭芳(和叶宪韵) 满庭芳(酬叶宪) 满庭芳(辛丑春日作)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 好事近(席上用景裴咏黄海棠韵) 南歌子(寄景卢) 南歌子(示裴弟) 南歌子(示景裴弟,时叶宪明日真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水马龙 水路 兔缺 月字旁的字 鲍子知我 香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破崖绝角 骨字旁的字 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安宅正路 例贡 房市 外教 朱雀玄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