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56
数南都艳迹。繁华梦,去如烟。看堑限金汤,城围铁瓮,无奈降幡。帘前,画眉彩笔,有佳人写出旧江山。风月魂销故国,莺花劫换勾阑。连环,小字印玄玄,半偈忏情禅。想镜槛隔灯,芸窗倚翠,螺墨金笺。当年,练裙宝扇,问风流惟剩夜潮还。只有秦淮一水,无情送尽红颜。
这首诗描绘了南都的繁华景象和过往的美好记忆,但这些都如烟云般飘散无踪。看那城墙如金汤般坚固,铁瓮般的围墙,却无奈于降旗之事。帘前,那位佳人用彩笔画出了旧日的江山。风月之间,我的灵魂与故国的记忆交融,花鸟相伴,换来的是悲伤的思念。连环的字迹印在纸上,半段禅语忏悔着情感。仿佛透过镜子和灯光,窗前倚翠的情景,和那螺墨金笺的书信。往日的舞裙宝扇,问问风流的往事,只剩下夜潮的低语。唯有那秦淮河水,无情地送走了美丽的红颜。
张伯驹,近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常以其精湛的艺术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怀和对个人情感的描绘。
此诗写于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之际,诗人通过对江山美景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木兰花慢 其一 题马湘兰画山水》是张伯驹对繁华过往的深情追忆。诗中通过对南都的艳丽风光与旧日情怀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开头的“数南都艳迹”便直接引入了对南都美景的追忆,紧接着用“繁华梦,去如烟”启示出时间的无情,强调了过往的繁华已如烟消散,令人感慨。
诗中提到“城围铁瓮”,巧妙地运用了军事防御的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无奈。紧接着提到的“佳人”与“旧江山”,则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连环,小字印玄玄,半偈忏情禅”表现出一种禅意的反思与自省,仿佛在诉说着情感的纠葛与对往昔的追悔。最后的“秦淮一水,无情送尽红颜”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水流无情,带走的不仅是美丽的面容,更是那些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张伯驹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造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往昔美好的感慨,通过对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伤与思考。
该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秦淮河”象征什么?
“繁华梦,去如烟”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