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7:34
木兰花慢 其一
西斋坐雨,威如书至
露凉花堕夕,浅秋在,水西阑。
看照鬓清波,疏人翠箑,惯得幽单。
更残。睡迟病枕,有哀蛩和笛咽尊前。
独客慵忺越酝,故人新费吴笺。
居然。画扇好青山。
邀梦发苍颜。奈秋鸿踪迹,江蓠易撷,津柳难攀。
愁端。背镫自理,过中年禁得雨声閒。
莫道沧江岁晚,惊尘不到鸥边。
在西边的书斋中,我静静地坐着,雨声如同书信般传来。
露水凉意,花瓣在傍晚飘落,浅秋的气息弥漫在水边的栏杆上。
看着水中的倒影,鬓发在清波中闪烁,寂寞的人在翠绿色的折扇下,已经习惯了这种幽静的生活。
更何况,睡得迟,病在枕边,耳边伴着哀伤的蟋蟀和笛声在酒杯前轻声哀唱。
独自一人懒散地品味着,老朋友的新信件又费了不少工夫。
居然,画扇图案是美丽的青山。
我试图邀请梦境来临,唤醒苍老的面容。可惜秋天的鸿雁踪迹难寻,江边的海藻易于采摘,但岸边的柳树却难以攀援。
愁绪之源,自我调理,经历了中年,才能忍受雨声的悠闲。
不要说沧江的岁月已晚,惊动的尘土根本无法到达鸥鸟的边缘。
朱祖谋(约1640年-约1710年),字廷茂,号澄江,晚号寒梅,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及诗歌,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
本诗写于清代中期,正值作者心境成熟之际,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沉思。诗中以雨声为引子,借景抒情,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
《木兰花慢 其一》通过描绘雨声带来的细腻感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索。开篇以“西斋坐雨”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雨声如书信般轻柔,仿佛在倾诉着什么。接着,诗人通过“露凉花堕夕”等描写,展现秋天的意境,表达自己在季节更迭中的感伤。
在“睡迟病枕,有哀蛩和笛咽尊前”中,诗人以病弱的状态和耳边的蟋蟀、笛声构建出一种孤独的情景,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独自一人,面对故人的信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终以“莫道沧江岁晚,惊尘不到鸥边”结束,令人产生深思。诗人在对比中表达出一种人生哲学,强调要珍惜当下,莫让时间的流逝带走美好。
全诗通过雨声、秋景、孤独感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强调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西斋坐雨”中的“西斋”指的是:
“莫道沧江岁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画扇好青山”中的“青山”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