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示蒋颖叔

《戏示蒋颖叔》

时间: 2025-07-27 23:57:13

诗句

扶衰南陌望长楸,灯火如星满地流。

但怪传呼杀风景,岂知禅客夜相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57:13

原文展示:

扶衰南陌望长楸,
灯火如星满地流。
但怪传呼杀风景,
岂知禅客夜相投。

白话文翻译:

在南边的街道上,我扶着疲弱的身体望着那高大的梧桐树,
灯火像星星一样洒满了大地。
可惜人们总是抱怨夜晚的美景被打扰,
难道不知道夜里有禅客在此相聚吗?

注释:

  • 扶衰:扶着衰弱的身体,形容作者的身体状况。
  • 南陌:南边的街道。
  • 长楸:高大的梧桐树。
  • 灯火如星:形容灯光闪烁、繁多。
  • 传呼:呼叫、抱怨。
  • 杀风景:破坏景致,指夜晚的喧闹声。
  • 禅客:修行佛教的僧侣,夜晚聚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禅客”一词暗示了与佛教相关的文化背景,表现出诗人对于宁静的追求和对喧嚣的反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提倡变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富强,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呈现出夜晚的美好与人们的喧闹之间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戏示蒋颖叔》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味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夜景的同时,表达了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开篇“扶衰南陌望长楸”,通过“扶衰”二字,诗人自我揭示了其身体的虚弱,增加了诗的感情色彩。接着“灯火如星满地流”,将夜晚的繁华与宁静相对比,描绘出一个灯火辉煌却又喧闹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

第三句“但怪传呼杀风景”,是诗人的感慨与无奈,指责人们在夜晚的热闹中失去了对美景的欣赏与珍惜。而最后一句“岂知禅客夜相投”,则引入了禅宗的思想,说明在这热闹的背后,仍有一群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比、反讽等手法,引导读者思考喧闹与静谧、繁华与内心的关系,表达了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扶衰南陌望长楸”意指诗人身体虚弱,走在南边的街道上,目光投向高大的梧桐树,暗含对自然的向往。
    2. “灯火如星满地流”描绘夜晚灯光闪烁的景象,显示出夜的繁华与热闹。
    3. “但怪传呼杀风景”是一种反思,诗人对人们的抱怨表示不满,认为这种喧嚣破坏了夜晚的美。
    4. “岂知禅客夜相投”则指出在这喧嚣中,仍有人追求内心的宁静,暗示禅宗的思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灯火如星”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美丽。
    • 对仗: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扶衰南陌”与“灯火如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喧嚣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与对美好景致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灯火:象征繁华与热闹,代表人们的生活状态。
  • 长楸:象征自然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 禅客:代表追求内心宁静的人,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扶衰”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身体虚弱
    B. 精神状态
    C. 生活困境

  2. 诗中“灯火如星”的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夜晚的寂静
    B. 夜晚的繁华
    C. 白天的光明

  3. “岂知禅客夜相投”意在表达: A. 夜晚的热闹
    B. 对喧嚣的反思
    C. 对景色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戏示蒋颖叔》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均涉及夜晚的感受,不过王安石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这两首诗各有特点,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石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奉答诸公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 绝句 绝句 和尧夫打乖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颓流 颓伤 折冲千里 群英会 周而复始 襁系 植业 自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耻居王后 熟人熟事 包含材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名分 泪结尾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包含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