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36:56
锁窗寒(春思)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
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
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
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巢双燕。
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
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
试凭他流水寄情,溯红不到春更远。
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院。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凄凉与思念。借着酒意,我欣赏着梨花,诗意如柳絮般纷飞,然而窗内却满是春天的怨愁。雨后的院子里,花瓣被冲刷得一干二净。东风吹拂了二十四次,多少次错过了西园的宴会。小帘子和朱红的大门虽然美丽,却不如那双燕子飞回旧巢。曾经见过那双燕子,脸上带着淡淡的愁苦。自从离别后,想必她的眉目间多了些忧愁。扑打着花丛中的蝴蝶,心里却害怕看见题字的扇子。试图借流水寄托我的情感,但春天的红色已经远去。无奈之下,我只能在无聊中饮酒,夜晚的月光映照着院子,令人更加感到寂寞。
王沂孙,字仲明,号子真,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诗人却因离别而感到孤独与怨愤。作品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锁窗寒(春思)》是一首充满春日怨愁的诗作。诗人在描写春天美景的同时,透过细腻的意象和感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失落的无奈与哀愁。
诗的开头以“趁酒梨花,催诗柳絮”引入,营造出一幅春日醉人的画面,然而“春怨”二字则立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接下来,诗人通过雨后清新的意象,表达了经过洗礼后的春天依然无法掩盖内心的愁苦。对“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的叹息,既是对春天变换的感慨,也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小帘与朱户的描写,似乎在呼唤过去的温馨生活,而“旧巢双燕”则更是引发了对团圆的渴望。双燕的出现,成为了思念的象征,寄托着对往昔的无尽怀念。结尾处,诗人以“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院”表达出一份沉重的孤独感,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春天的美丽,又有生活的无奈,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趁酒梨花”中“趁酒”是什么意思?
“双燕”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夜月荼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