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22
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导鄙怀
感恩言发即涟如,鹤已乘轩十载余。
抱病尚通金阙籍,避荣犹掌玉皇书。
目难看字垂垂暗,发不胜簪渐渐疏。
安得安边一长策,少酬明主定狼居。
春天的色彩愈发浓郁,万物的华彩似乎相互争斗,然而我仍旧依附于前人的韵律,写下这首不堪的诗,流露出我的卑微情怀。
感恩之情如涟漪般涌现,十载光阴已如鹤乘云般流逝。
尽管我抱病在身,仍然能够通读金阙的文书,避开名利的荣华,我依然掌握着玉皇的书信。
眼睛难以辨认字迹,字迹渐渐模糊,头发也因年纪渐渐稀疏。
我如何才能制定出一条长久的安边之策,来回报明主,安定狼居的局面?
作者介绍:李至,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风格多样,尤以表现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李至晚年,他因病在身,回顾自己十年的仕途,既感慨岁月流逝,也对国家的安宁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这首诗透过个人的病痛与心境,折射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诗人以春色的浓郁引入,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变化,但随即便以“物华相恼”表现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矛盾: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诗人虽身处高位,却因病痛而感孤独,内心深处却仍有对明主的忠诚与对国家未来的思考。最后的“安得安边一长策”,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更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表现出诗人虽身心俱疲,却依然心系国家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明主的忠诚和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安得安边一长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